朗读吧

2018-12-25 11:29   王建、梁延、徐曼



13:00《朗读吧》总版头            

【垫乐】            

大家好!欢迎收听湖北之声FM104.6兆赫《朗读吧》节目。我是王建。让更多的朋友爱上书、爱上朗读,让阅读的力量深入人心。今天是周一固定单元《首发》,我们将与武汉美术馆副馆长、作家刘宇访谈,推介他的新书《大桥》。欢迎通过手机APP“九头鸟FM”收听节目并和我们进行互动,欢迎加入朗读者QQ群389397381;389397381。            


出《首发》版头            

【《大桥》作者刘宇简介】            

刘宇,武汉美术馆副馆长、武汉城市文化研究者、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他从小在长江大桥旁铁路边长大,听不见轰隆轰隆的车轮声就睡不着觉,那时他就知道,“这辈子将与大桥纠缠不清”。后来,刘宇到武汉美术馆工作,进行中国美术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的工作,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绕不开的课题。日前,他倾注了3年心血写作的《大桥》一书出版,这本书被誉为集文化、艺术、旅游、建筑设计、文创于一体的“武汉长江大桥”视觉传播史。            


今天,《朗读吧》节目周一单元,我们推荐的这本新书,名字叫做《大桥》。节目同时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湖北之声”,点击左下角“微直播”里的视频直播;或者通过耍直播、斗鱼直播、长江云同步观看。            

主持人:下面我们通过一段音频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情况。            


【《大桥》新书简介音频】            

《大桥》一书收录与武汉长江大桥相关的文献资料一千余件,并通过独特的碎片化阅读体验方式,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既拥有古典书籍的开本和装帧,又应用了现代的印刷工艺。图表化的目录设计与内页灵活的图文版式,制作精美。全书的29篇文章分别讲述了与大桥相关的若干个小故事,体现大桥对武汉各个领域的影响。主体文字中英双语并排无障碍阅读,全新的制作理念,不断提升了本书的阅读价值与收藏价值。            


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朗读吧》节目周一固定单元《首发》,今天我们的嘉宾是武汉美术馆副馆长,作家刘宇,推介的这本新书是《大桥》,在收听节目时大家还可以和我们进行互动,您可以通过手机APP“九头鸟FM”收听节目,还可以加入朗读者QQ群389397381;389397381。新浪微博《湖北之声朗读吧》;微信公众号1046朗读吧。            


在美术馆工作多年的刘宇近年来专注于对武汉长江大桥相关物件的收集和整理,行成了涵盖照片、日记、票据、产品等近2000件藏品的系统性收藏。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1961年出生的刘宇通过自己的经历随时记录自己关于大桥的见闻感受。也正是在这些藏品的基础上,刘宇将这些文字的文字片段集结成册,便有了这本《大桥》。下面有请刘宇老师。            


主持人: 刘老师好,欢迎您到湖北之声朗读吧节目做客。            

刘宇: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武汉美术馆副馆长刘宇,也是《大桥》一书的作者。            


主持人:刘老师,您的这本书正在热卖中,许多读者看了书之后都认为这本书写的特别好,书里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想问一下刘老师您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写《大桥》这本书呢?            

刘宇: 这个可能跟我的工作职业有关系,我在武汉美术馆工作策划了很多与城市文化及历史有关的展览,我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关于武汉城市的文化史。我觉得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在2015年就有一个计划,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时要写一本书,跟我们武汉,跟我们市民、跟我们生活有关的一本书。所以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写完了这本书。            


主持人:您觉得大桥对于您来说有没有特别的意义?            

刘宇: 武汉长江大桥对每一个生活在武汉的人都有特别的意义。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从小就在大桥边成长,我对这座桥特别熟悉,特别有感情。不仅如此,长江大桥跟我的父母,我的家庭,我的祖辈都有很多联系,也是我们家族的,也是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            


主持人:我们每每回忆到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第一感觉,认为它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当时您的父母应该也是有机会在大桥刚刚通车的时候去参观过吧?            

刘宇:对,我父母在当年参加过大桥的义务劳动,那时武汉人都有这种积极性,都想为大桥添上一砖一瓦。另外,我父母58年结婚的时候,当时来了很多同学,有海南的、北京的等等,他们都来到武汉庆贺,所以他们有一张在长江大桥的合影,那个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拍合影是个非常时髦的做法,            


主持人:没错,那个时候有亲戚朋友来或者家里有一些喜事儿,都会到武汉长江大桥底下拍个照片,做个纪念。其实我们在现在的武汉家庭的一些老照片上都会看得到            

刘宇:我觉得它还是体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大桥的一种热爱,一种自豪。            


主持人:恩,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深深融入到骨子里            

刘宇:所以我总感觉,可能在武汉,除了天安门广场以外,出现最多的照片就是武汉长江大桥了。            


主持人:刘老师,我想您在写大桥这本书的时候是付出了很多的,因为您在这个书中不光描写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搜集了很多跟大桥有关的图片,例如历史资料、史志记载的一些文献,甚至还有生活当中的布票、邮票等等与大桥有关的东西。刘老师,您在创作写这本书可能需要2到3年的时间,但您搜集这些物品可能差不多要贯穿您的整个人生吧?            

刘宇:对,因为我的工作重点就是搜集研究湖北武汉的美术文献资料,其实我当时的动力也是想写一本跟美术相关的书籍,因为当年大桥通车前后,它极大的鼓舞了美术工作者,那时有武汉长江大桥作品展,我最开始是希望从这里找到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在我研究的过程中,我觉得它不仅仅只关于美术,还涉及文学、艺术、诗歌散文、戏曲、电影、摄影、书法等方方面面,我觉得它贯穿了整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所以我的这本书是以大桥为载体,反映了武汉从五十年代至今,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在城市中每个人的心路历程。            


主持人:能不能跟大家说一说您搜集的与大桥相关的小物品的一些故事?您印象比较深的会有哪些呢?            

刘宇:这个太多太多了(笑),因为那个年代离我们现在还是比较远,1949年以后,武汉开始动工修建大桥,而那时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各方面的经济条件都比较落后,所以当时的文献和资料都比较少,而且经过历年来城市与居民的搬迁,几乎没剩下多少物件,所以整个搜集资料的过程特别难,特别艰辛。            


主持人:我看到您在书中还提到了“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我觉得这个资料特别珍贵,说实话,连我也没见过这些历史资料            

刘宇:刚开始我是在武汉的各大市场跑,其它人知道有个姓刘的人在搜集相关的资料,所以大家也给我取了一个外号叫刘大桥(笑),所以三年来,我每个礼拜六礼拜天几乎都在市场上泡着,那个时候很苦恼,有时候一天一件书也收不到,很沮丧,有时候书来了,特别贵,而我资金又不够,也不太痛快。时间长了以后,我和市场上的一些文化经营者成了朋友,他们也通过他们的渠道帮助我搜集,其实我很多非常珍贵的物品不仅是在武汉市搜集的,而是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其他地方回流过来的。            


嗯,跟刘宇老师聊了很多大桥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分享一段他新书《大桥》当中的章节,一起来领略文字的美。            


【新书摘读音频1】            

从我懂事那天起,就知道我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花花绿绿的票证。每月凭居民粮油供应证去领取粮票、油油票。这些票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工种配发,如男性每月32斤,女性26斤,体力劳动者45斤,油票每人每月半斤。粮票分为全国通用和地方发行两种,出差在外还必须换上全国粮票才能吃饭。票证涵盖了吃、穿、日用方方面面,包括肉类、蛋品,蔬菜、布匹、鞋帽、肥、香烟、火柴、索线,等等。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成为年轻人结婚时的奢侈品,需要特殊的票证。                            

我查阅大桥局机关报《工地生活》时,发现一篇1957年7月21日的读者来信,反映大桥处有683名工人,酷暑还穿着冬季工作服。编辑的回复是:去年产棉区受灾,今年棉布供应紧张,国家规定第二期布票折半使用。局领导数次与省商业厅联系确实无法解决。局长办公会议决定,一是把某些不需要穿工作服工种的衣物物调整给需要穿的工种;二是买些旧衣服来代替;再就是要求大家拆洗修补日工作服,有啥穿啥。8月21日《工地生活》还刊登了新华社播发的人民日报社论“人人都要节约棉布”,其中一段很有趣,就是在消费者方面,除了提倡旧衣改制外,还应该积极推广省布的服装样式,做一件旗袍比做一套干部服要省一半布,特别希望机关团体的女工作人员和各地归女工作者加以倡导。1960年国家进入节粮度荒阶段,1961年凭证供应商品达156种,商品极度短缺,很多商品拿着票证也买不到。我正是在这年出生的。临产前,父亲望着面带菜色的母亲,在黑市花一元钱买了一个面包,而腹中的我似乎不急着出生。第二天父亲又狠心买了一个面包。直到母亲吃下第三个时,我才极不情愿地来到了人间。事后好长一段时间,母亲都在后悔不该吃了前两个面包            

我家对面是汉阳最大的菜场,叫和平菜场,里面是一个回字形,中间卖蔬菜,周边依次是豆制品、肉、蛋柜台。20世纪70年代初,我小舅结婚,他丈母娘一家要上门。我外祖父母已去世,母亲以姐姐和娘的身份接待舅妈的家人。不到凌晨四点,母亲率领我们冲向和平菜场分四路排队购买肉、蛋、豆制品和蔬菜。肉摊前已排上蛇形的长阵,随着队伍慢慢向前移动,肉案上的猪头没有了,然后是猪蹄没有了,排骨没有了……当前面只有一名顾客时,肉案上只剩下最后一块脊骨。在我们绝望之时,那位顾客因拿错票,才把机会留给了我们。            

这一天,客人吃得很满意。瓦罐的汤喝完了,盘子见底了,母亲借故在厨房里烧菜没有上桌,半夜时,母亲饿得不行,用煤油炉下了一小碗面条,放了几滴酱油,呼呼啦啦吞进了腹中。好多年以后,母亲给我们讲这些往事时,脸上都挂满了笑容。她觉得在那个年代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痛苦,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平等的,而且心里总有一种信念: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如今,各式各样的票证出现在旧货市场,成为收藏新宠。它记录了我们那段艰难的岁月,也见证了时代的转折与进步。            


【歌曲《我为祖国守大桥》万客网】            


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朗读吧》节目周一固定单元《首发》,今天我们的嘉宾是武汉美术馆副馆长、作家刘宇老师,推介得这本出版的新书是《大桥》,在收听节目时大家还可以和我们进行互动,您可以通过手机APP“九头鸟FM”收听节目,还可以加入朗读者QQ群389397381;389397381。《大桥》一书由刘宇、刘梦盈两位作者历时三年编写完成,记录30余个人物故事,收录近千幅珍贵图片。内容包含了与大桥相关的文学、艺术、设计、生活等各方面,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每篇文章之间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却彼此呼应,让人很有兴趣一篇接一篇看下去。我们接着和刘宇老师来分享新书上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            


主持人:刘老师,您从想要写这本书到这本出版,差不多花了三年的时间,那么在这三年中,您是如何创作这本书的呢?            

刘宇:这本书对我是一种尝试,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是把以往搜集的资料拍成照片,注明年代、材质,加上前言、后记,一般这是常规的写作方式,但我手头上有大概2000件跟长江大桥相关的物件和文献,我的想法变了,我觉得它不仅仅跟美术创意相关,还跟社会学相关,这些物品跟我们当时的许多人发生了关系,这是我想探讨的问题,所以三年期间我做了很多的田野调查,一个是跟当事人,或者是跟当事人的后人,很多当事人已经去世了,我采取的是一种抢救式的采访,采访过程中也有很多人去世了,所以三年下来,我跟这些物件发生了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印证的关系。            


主持人:我记得您提到过一个给大桥设计栏图案的人,但您去做相关采访的时候,建设者已经不在了,当时您是联系到他的后人,是吗。            

刘宇:当时我是在市场上去到了一个做木雕的店子,我感觉店子里有三幅图,我觉得这应该是大桥的栏杆设计,他说是自己的爷爷设计的,我问你爷爷叫什么,他说我爷爷叫朱人鹤,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搞美术的人我基本都知道,但这个人我从来没听说过,他说他的爷爷是当年的设计者之一,家里有五张原图,爷爷非常珍贵的流传给了店主的父亲,父亲再转给他,回去之后我查找了关于朱人鹤相关的一些经历,其实他最早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戏剧导演和舞台设计者,当年三四十年代,跟田汉先生在一块儿,非常有成就,有影响,但是他的后人对这段经历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太感兴趣,他们对爷爷做的长江大桥栏杆的设计充满感情,所以当作自己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所以这说明,长江大桥活在平常人的心中,所以大桥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分量。大桥建成五十周年时,这名店主带着他的儿子去,六十周年的时候,也带着儿子去,他要把爷爷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主持人:其实书里也有很多您自己对于大桥的记忆,能不能跟我们说一下呢?            

刘宇:因为我从小就长在大桥下边,大桥是我每天的生活,我睁眼就能看到它,大桥周边就是我小时候的乐园,我很多故事发生在这儿,像大桥牌烟盒、长江牌烟盒,这些其实都没什么可玩的,都是些不花钱的小玩具,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把它们保留下来了。            


主持人:您不光是保留下来了,我看您还是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有的贴在纸上,有的贴在画片上,还会在画片的粘贴画上写一些字,类似于今日的心情,或者是我为什么要贴这些东西,这看得出来您从小就特别喜欢写写画画。            

刘宇:对,从小就有想当作家或者画家的想法,但后来我学的是语言专业,现在想也觉得挺好的,因为现在是一个跨界的时代。我对大桥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在大桥下游泳,小时候都是偷偷的去,年龄小一点的时候去汉江,大一点之后就去长江,那个时候游泳要对准第三或第四个桥洞,从武昌汉阳门那边横渡长江过来,我觉得长江真的是武汉人一个天然的浴场,锻炼了我们的意志,练就了我们的体魄。            


主持人:刘老师,您的这本新书里,有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您能给我们谈谈收集大桥物品的故事吗?            

刘宇: 刚开始我只是在武汉市的各大文玩市场去跑,慢慢的大家对我熟悉了,就喊我叫“刘大桥”。那是也挺苦恼,主要是资金少,跑一天也收不到什么跟大桥有关的史料。后来大家就成了朋友,很多人都帮我去找寻关于武汉长江大桥的资料,有很多都是从北京、上海市场上搜集到的。            


主持人: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人的情感记忆是相辅相成的,刘老师,下面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刘宇: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做了大量的采访工作,在采访前还需要查阅许多历史资料。很多大桥当年的参与者、建设者都不在了,但是他们的后人都在,手上还有很多珍贵的史料和故事,我就一点一点的去找寻,慢慢积累。比如有一位大桥栏杆的设计者朱人鹤,他最早是我们国家的一位戏剧导演,专门设计舞台的,但是后人对他这段经历完全不了解,但是对他爷爷参与设计大桥栏杆的这个事情感情很深,每年大桥生日时,都要带着家人去桥上去缅怀亲人。            


来看看听众跟我们的互动:            

钱汉明:我与武汉长江大桥同岁,我骄傲,我光荣。            

老鹰博士:每一位武汉人,心目中都有一座武汉长江大桥,她永恒不灭,大桥是武汉的,更是中国的。            


好,马上是半点广告时段了,别走开,我们一会儿见。            

13:30【自动广告】+手动或口播广告+【节目宣传片花】            


欢迎继续收听FM104.6湖北之声《朗读吧》节目,我是王建。您现在听到的是周一固定单元《首发》。本节目在每天中午1点首播,夜间11点重播,欢迎通过手机APP“九头鸟FM”收听节目和我们进行互动,欢迎加入朗读者QQ群389397381;389397381。参与互动的听众朋友有机会获得特别礼物:白日梦书店提供的文学咖啡或者阅读咨询一次。            


【首发版头】+垫乐            

今天《首发》单元我们连线的嘉宾是武汉美术馆副馆长、作家刘宇,推介的这本新书是《大桥》。在刘宇收藏的近2000件藏品中,从大桥设计工程师的会议记录到日常生活中的票据、照片,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刘宇围绕着自己的收藏思路所进行的一系列采访。与藏品之间或是形成了相互印证的关系,或是对受访者情感的见证,“整个收藏系统变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立体,这本《大桥》事实已经是以长江大桥为载体,对武汉、对中国一个时代的追忆”。下面我们接着跟刘宇老师聊新书。            


主持人:大桥和我们武汉人的记忆是相关联的,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们普通人在平时看不到的资料,比如说您记录了当年参与大桥建设的人员名单,以及围绕这些名单的一系列台前幕后的故事,这么珍贵的资料,您当时是怎么得到的呢?            

刘宇:是来自一本笔记本,我在书里面有单独写到。其实我们对长江大桥的理解,一般人就三个概念,第一是万里长江第一桥,第二是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第三是苏联人的援助,一般就是这三个概念。在市场上,有一个收藏家给我看了三本李学海的笔记本,李学海是中国顶尖级的桥梁专家,1936年就跟茅以升一起修钱塘江大桥。在1955年他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是茅以升,李学海是其中一个委员,他当年是上海工务局的工程师,55年,铁道部滕代远部长给他们发出邀请函,于是他们来到北京开会,成立了这样一个专业机构,这是一个义务制机构,不拿一分钱的,当年他们修了京汉铁路到武汉,在武汉,他们对大桥的工程技术及美术样式做了很多的讨论,整个会议一共开过三次,56年一次,57年一次。从三本珍贵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除了苏联专家的援助,中国有一支顶尖级的桥梁专家也在为武汉的长江大桥建设默默地做出贡献,当时我们更多的是在宣传苏联专家对我们的援助,而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有的时候被忽略了,现在在网上能看到的名单也是千奇百怪,都不准确,所以这三本书确实是证明了这么一个史实,也就是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和我国的桥梁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史实,所以我觉得这三本资料是完全可以进入到长江博物馆的文献。            


主持人:收音机前的朋友,如果您对长江大桥有感情的话,我一定要推荐您看一看我们刘老师写的这本书。刘老师,这本书卖的情况怎么样呢?            

刘宇:这本书发行量是一万册,在目前的纸质书里边,我觉得这个数量算比较多了,非常幸运的是读者特别喜欢,销量特别好,我觉得还是因为它是记录了武汉长江大桥这样一段重要的历史,或者说是我们父辈、我们这辈和我们下辈跟大桥的一种情感上的联系,这里有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我觉得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想法,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过去的事情,或者是说站在未来的眼光看待今天所发生的事情,所以这本书我是为年轻人设计的,不管是它的封面设计,内容设计,它特别适合年轻人的阅读方式,它是把经典和时尚很好的融合,是一本把历史的史实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书, 我觉得是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书。            


主持人:这本书还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版,刘老师当时是为什么考虑用这种方式出版呢?            

刘宇:我觉得大桥不仅仅是我们城市、或者说我们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骄傲,应该说也是在世界桥梁史或者现代工业文明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我觉得外国人了解一个城市,会通过很具体的方式,比如前段时间英国首相梅姨来武汉,她就在长江大桥留了一张合影,所以长江大桥是武汉人的情感记忆,是过去的光荣和梦想。            


主持人:可能提到武汉,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想到长江大桥,这是一个地标式的建筑,不管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心理位置上都是一个地标            

刘宇:是的,所以我当时就想把它作为中英文,现在还是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好,其实当时,有人说让我把母语写好后,再出一本纯英文版,但我还是觉得应该中英文对照,这样文献、图片可以共用,而且英文也成为我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元素,所以现在我跟很多外国朋友的交流过程中,他们都特别喜欢这本书。            


主持人:大桥这本书的设计是非常有感觉的,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外包装很精美,它有一个镭射的封面,在光线下可以变换不同颜色,而且每一页都有一个精妙的设计,比如说书眉,您把它处理成为一个报头的形式,包括在书里您会插入一些类似读书笔记的感言,书里面的一些细节设计,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呢?            

刘宇:这是我们的设计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把这本书作为一个经典打造,因为长江大桥本身就是一个经典,不能简单的、常规的去做这本书,所以我启用了一个年轻的团队,这个年轻的团队用了一年的时间,有好几个设计师接力共同设计,所以这本书的封面,体现了经典,用了镭射技术,所以它的工艺特别复杂,难度也挺高,书里面用的是一种宣纸的形式,特别轻薄,也有中国传统的样式,报头是武汉长江大桥的一个大事记,从50年代一直到今天,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到文汇报、喀什日报、湖南青年报,各种各样的报纸对长江大桥的报道特别多,如果按照以往的处理方式,我会把它放到书的后面作为一个大事记,但我把它放在了报头,一个是增加了设计感,另一个是体现出长江大桥在60年流传过程中怎样去产生它的影响力度,也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            


主持人:对,有厚重的时代感,湖北美术馆的艺术总监、雕塑家傅中望就曾说,这本书的表达方式和其他一些作家是不一样的,因为它通过实物和图像进行表达,围绕它们再去诉说大桥的故事,刘老师,您和您的女儿是不是一起参加了整本书的前期的打造?            

刘宇:对,恰好我的女儿也是学美术史的,她现在在湖北美术馆工作,我们写这本书还是站在一个美术史学的高度来写,虽然我写的是平常人的故事,它里边穿插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是长江大桥的传播学的概念,就是长江大桥如何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普通人之间,在城市之间,在国家等等不同层面去传播,这是我研究的一个重点,另一个重点,它是社会的一个记忆史,一个情感史,跟我们这么多人,跟我们的生活怎么去发生关联,所以这两个线索是穿插在我的书里边,它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跟我们每个人发生一种情感的交融和碰撞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看一些文化专家和文化学者是怎么样评价您的这本书的,首先看到的是武汉城市文化研究的专家叫王汉吾,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和历史研究沾边的研究者,他写文章是比较严谨、枯燥并且死板的,他看了您的书之后觉得《大桥》这本书在生活的同时又有一点散文化,这种方式是非常跨界的,而且这本书的装裱非常精美,所以王老师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分量,可以流传久远的好作品,刘老师,您对于王汉吾老师的评价,您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            

刘宇:王老师是我们武汉城市文化历史的老专家,我觉得他这也是对我的一个鼓励,但我确实也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一个历史的书籍写的更有趣,更丰富,让它流传的更广,这是我做美术馆的一个长处,如何把历史文献更好的视觉化。            


主持人:湖北美术馆的馆长冀少峰老师说,《大桥》收藏的是城市中普通人的记忆,有国家历史,也有民间的历史,国家历史是主线,民间历史是支线,但只有民间历史丰富了,才能使国家历史完整,通过这本书,可以感觉到大桥在武汉深入人心,大家喜爱大桥,热爱大桥,这个桥,也是我们心中的桥。            

刘宇:冀老师是我们湖北美术馆的馆长,著名的理论家,策展人,我觉得他这个评论说的特别好,也是表达了我这本书想说的,从我的个人经历写起,然后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历史,由个人记忆上升为城市记忆,最后上升为一个国家记忆,没有个人记忆与城市记忆,不可能有国家记忆。            


主持人:刘老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众跟我们的互动,已经有很多听众在群里给我们留了消息,有一个朋友叫门耳一心,他是这样说的,长江大桥是武汉人的名片,也是武汉人的骄傲,这本书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太重要了,我一定要去买(笑),咱们这个书线上线下都可以买,网上搜“大桥”就可以买到,线下的话,各大书店都有售,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买刘老师这本《大桥》看一看,另外还有一位朋友,他说了,如果说城市是有足迹的话,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这座城市在全世界走的最远最广的足迹。            

刘宇:其实我们当年修长江大桥的时候,毛泽东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建成学会,从建好第一座桥,也就是武汉长江之桥,在那之后他们的足迹就开始向祖国的各条江河去建桥修桥,现在已经修到国外了,当年这只队伍建桥的公里数已经有两千公里,武汉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桥都,武汉申办设计之都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取决于它的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尤其是以武汉长江大桥和三峡大坝为代表,所以长江大桥就是我们武汉城市的名片,是我们的一个标志,所以它也是我们在世界上走的最远最远的一个足迹。            


主持人:没错,现在是2018年,咱们回顾一下历史,大桥应该有61岁了,现在的武汉精神是“敢为人先”,您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已经有61岁的长江大桥,他和我们武汉的城市精神有没有紧密的联系?            

刘宇:应该说联系的非常紧密,“敢为人先”这就不用说了,它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是举全国之力来建这样一座桥,追求卓越,今天,从视觉、美术的角度来看,长江大桥依然是那么雄伟、简介,它不拖泥带水,站在龟山蛇山之间来看这座桥,看武汉这座城市,我觉得在全世界都特别少有,这是从它的造型和美学的角度来说。第二,这座桥非常的坚固,在这61年间,被撞过72次,大桥依然岿然不动,从桥的历史来说,原来的设计说明是100年,应该现在来说120年、140年应该都没有问题,所以它应该是我们武汉城市精神追求卓越的典范。            


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您最想和我们的听众朋友们说什么呢?            

刘宇:我觉得长江大桥六十年过去了,它还有100年,120年,我希望它的使用寿命更长,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20世纪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总有一天它可能不会走火车,总有一天不会走汽车,还有一天不会走人,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博物馆,我想,一个建筑,当它实现了自己的实用功能后,它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才会真正的体现出来,所以我想,对长江大桥的研究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我希望有更多的听众朋友一块来关注大桥,传播大桥,研究大桥,我想,到了一百年以后,我们今天的研究和传播都会增加大桥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所以我们要永远爱护大桥            


主持人:我们也特别提醒我们的听众朋友,刘老师写的《大桥》是很适合老中青三代人去共同看的一本书,您父母的生活记忆中有大桥,您自己的生活记忆中也有大桥,您孩子的记忆生活中依然存在大桥,所以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通过阅读刘老师的这本书,更好的了解武汉长江大桥的前世今生,再一次谢谢刘老师,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推荐,有更多的读者和听众了解您这本书,也希望您这本书能够热卖,谢谢刘老师。            

刘宇:谢谢主持人。            


刚刚听到的是我们和《大桥》一书的                作者刘宇老师进行的访谈,这本书目前在各大书店及图书类网站上出售了,喜欢的朋友可以购买阅读。节目中我们的口号是:“购买正版图书,从你我开始,从现在开始。”            


13:50手动或口播广告+【节目宣传片花】            

今天节目的最后,听几则文化快讯。            

1、首先是《朗读吧》好书推荐榜,中文阅读风向标。朗读吧一周好书推荐榜,集合各大网站、听众反馈、书店销量等综合信息,6月25号-7月1号《朗读吧》好书推荐榜排名前五的好书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习近平用典 第一辑》;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曹文轩纯美小说精选礼盒;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丹布朗作品《本源》;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但斌作品《时间的玫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庆山作品《镜湖》。            

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历史学会近日在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第二届“上海:党的诞生地”学术研讨会。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根据近年调查研究,现基本确认的上海红色纪念地有望达到1000处。            

3、历时19年,全十编,共计102册约2266万字,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者编纂完成并全部出齐的《全宋笔记》日前在上海师范大学首发。            

4、7月11、12日,系列主题京剧《穿越“后梅兰芳时代”》受邀进入国家大剧院小剧场演出。这也是该剧自2009年首演于保利剧院后,时隔九年第三度整理恢复演出,因为该剧合理穿插京剧和话剧的演出结构,所以每次演出的京剧折子戏内容都不一样。话剧也是每每为现场的京剧量身订制,常演常新。            

读书读心,关注冷暖。最后了解一下天气情况。            

武汉中心气象台预计,本周武汉以多云天气为主,但今明两天都有阵雨。昨天早上武汉阴天有阵雨,上午雨止云开,太阳逐渐露出笑脸。早晨的最低气温为24.1℃,中午前后的最高气温上升到了32.6℃。预计今明两天受中低层切变线影响,武汉多阵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4号受高空平直气流影响,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平稳变化。            

来看具体预报:武汉市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多云有阵雨,偏南风2到3级,26℃-33℃。            

湖北省今天晚上: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局部雨量中等。偏东风2到3级,最高气温:大部地区30-33℃;最低气温:西部22-24℃;东部25-27℃            

明天天气:鄂西北、鄂西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西部阴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并伴有雷电; 其他地区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歌曲】            

今天的《朗读吧》节目就进行到这里。主持人王建,代表节目编辑晓轩,编审徐曼、梁延,感谢您的收听,祝您每天好心情。欢迎你接着收听湖北之声接下来播出的精彩节目。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