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淇淇到阿宝的故事

2018-12-25 10:41   洪燕、万敏、夏晓青

    


【出片花】            

【江豚“阿宝”的叫声……】            

从“长江女神”白鱀豚到“微笑天使”江豚——他,36年如一日,守护着这些长江精灵:那一年淇淇走了嘛,我爸就在哭,看他那个背影在抖。啊,我当时就觉得,原来我爸对淇淇的情感是这么的深,就真的是把它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            

从意气风发的青春少年到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他,见证和推动着长江生态保护的历史轨迹和进程: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努力,也为我们现在的长江江豚的保护、白鱀豚的保护(当然,希望还有白鱀豚的话)、包括长江的保护,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湖北之声《直通1046》特别节目,主持人万敏对话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为您讲述《从淇淇到阿宝的故事》。            

【片花完】            


万敏:大家好,欢迎收听湖北之声《直通1046》节目,我是万敏。白鱀豚与长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珍稀动物,作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长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标志。2018年7月底,农业农村部就我国第三次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及长江珍稀物种拯救行动实施情况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目前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2006年到2012年长江江豚种群年下降速率大概是13.7%。而2012年到2017年,这5年间种群数量下降了10%。可以说,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状态仍然没有改变,但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的趋势,20年来首次得到遏制。            

这一来之不易的保护成果背后,有一位科学家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王丁。从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王丁一直从事白鱀豚、长江江豚以及其它一些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声学、行为学、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研究,到今年已经是第36个年头。            


【出录音访谈完整版】            

万敏:您好,王老师,首先要特别感谢您接受这次我们的采访。刚刚公布的这个科考的结果,您是不是满意?            

王丁:总的来讲,这次考察的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总的数量跟(20)12年的数量相比的话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在那以前的江豚的数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总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江豚濒危的状况并没有到完全的改变,但是至少是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一个初步的遏制。过去几年的就地保护的工作还是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也给我们今后的保护工作增添了信心。            

万敏:新闻媒体还有社会公众认识您、了解您可能是从白鱀豚淇淇开始的。说实在的,对您的采访咱们肯定是绕不开“淇淇”这个话题的。咱们今天采访的这个地方,白鱀豚馆,淇淇在这儿生活了有20多年的时间吧!您和淇淇可以说应该是,那20多年是朝夕相处,是吗?您花了很多时间陪它。            

王丁:对,我跟淇淇……我是(19)82年2月份到这个单位来工作的,淇淇是2002年7月份去世的,也就是说我和淇淇在一起待了20年半吧。淇淇一共在我们馆里面待了22年半,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我一直在这个地方。            

【出片花】            

1980年元月,一头身负重伤的白鱀豚误入洞庭湖湖口浅水区,被渔民捕捞上岸,经过中科院水生所科学家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此后一直饲养在白鱀豚馆中,人们给它取名为“淇淇”。20多年时间里,淇淇配合科学家们完成了大量科学研究,使我国鲸类学研究事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的突破。淇淇成了白鱀豚保护的形象大使,闻名遐迩。            

2002年,淇淇孤独终老,人类从此无缘亲近“长江女神”的姿容;2006年,多国科学家联合宣布:白鱀豚功能性灭绝。            

【片花完】            

万敏:嗯,我现在先放一段采访的录音给您听一下,您和淇淇的故事在别人的眼里是一种怎么样的图景。

【出音响】            

王晓玎:那一年淇淇走了嘛,后来那一年我就看了一个采访,然后第一个镜头就是拍我爸,我爸就在抽搐,就在哭,就看他那个背影在抖。啊,我当时就觉得,原来我爸对淇淇的情感是这么地深,就真的是把它当作自己的儿女一样。            

【音响止】            

王丁:这(是)我女儿。            

万敏:一开口就听出来了,嗯,您女儿。            

王丁:很多电视媒体都希望有这么一个镜头,希望我站在过去养淇淇的这个池子旁边讲几句话,这个我也知道,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一直都拒绝。坚持了很长时间,到最后央视也来了两位,我觉得再这么拒绝下去恐怕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我就勉强答应了。站在池子旁边,还没开口,已经泪流满面,所谓的这个“豚去池空”嘛,那个感觉,给我的那种痛苦的撕裂的感觉,确实是很难受的。            

万敏:淇淇当时离开的时候,对您是不是很大的一个打击?            

王丁:事实上,它当年去世的时候,2002年的时候,长江里面已经很难见到白鱀豚了。就是说它的离去某种意义上是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所以,确实这个对大家打击非常大。因为我们不仅仅说是跟它朝夕相处的这么一种感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种对长江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的一种深深的担忧,掺杂在一起,所以这个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万敏:淇淇的去世,其实它是意味着,基本上人类就和一个高等水生哺乳动物告别了。后来又是怎么样促使您和您的团队走上一条保护长江江豚的路?因为江豚是白鱀豚的近亲,是吧?            

王丁:长江江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这个学科组成立(的时候),那个时候江豚数量是比较多的,只能说当时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白鱀豚身上。            

万敏:工作重心在白鱀豚身上。            

王丁:嗯,工作重心在白鱀豚的身上。也正是因为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以后,可能我们主要的精力,甚至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长江江豚的研究和保护上面。江豚的数量也很少了,而且在不断地减少,所以必须抓紧研究和保护工作。            

【出片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批批珍稀物种的加速消亡。上个世纪90年代初,长江江豚数量约为2700头;2006年,包括中国在内的7国科学家联合开展了首次覆盖长江江豚所有分布范围的专题科考,结果显示江豚数量为1800头左右;2012年,第二次大规模长江江豚考察的结果是1045头。继“长江女神”白鱀豚功能性灭绝之后,同样在长江里生活了千万年的长江江豚,在短短三十年间也走到了物种灭绝的边缘!长江江豚因其极度濒危状态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片花完】            

万敏:保护一个濒危物种,其实是要保护那个已经不适合它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            

王丁:没错。            

万敏:20多年前,做这项工作应该说是非常艰辛困难的!您跟我们讲讲这个过程中最难忘的故事吧?            

王丁:这里面可能最典型的例子应该算是2008年,南方长期的冰冻灾害。天鹅洲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第一个建立的长江江豚的迁地保护区,世界上也是第一个。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大约是11点的样子,我在办公室接的电话,他说王老师不得了了,天鹅洲结冰了。(我)当时整个心就往下一沉,就觉得一切都完蛋了!因为你知道长江江豚是肺呼吸的动物,它必须要出水面呼吸,一结冰它不能出水面呼吸,就跟人一样在水里会淹死!就觉得整个江豚会出问题的话,那就全军覆没了。            

万敏:那肯定很紧张吧!            

王丁:所以当时放下电话,我就叫上了几个我们的同事,我自己开的车,就过去了。在路上花了4个小时,果然在大堤上一看,天鹅洲白花花的一片,全是冰啊!说得难听一点,想死的心都有了,因为这是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心血!            

万敏:绝望。            

王丁:不光是我们科学家的团队,也是我们保护区的同事,也是政府的主管部门,也是当地的老百姓做的很多贡献。确实觉得非常绝望。但是最后抱那么一点点希望,就是我们还是要找啊!            

万敏:嗯,那最后找到了吗?            

王丁:我们沿着那个江堤一直走、一直走,结果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大群江豚在一个地方跳跃。那个地方,就是我们都知道,是一个深沟,也不是很宽,一两百米宽,大概两公里长。深沟那个水,结冰就不像其他地方结那么快。            

万敏:就结得很薄……            

王丁:水温当时要比其他地方要稍微高一点,因为水体比较深,(冰)也结得很薄。江豚也很聪明,所有的江豚从不同的地方往那个地方赶,都集中在那个地方。当然在赶到那个地方的过程中,它必须要不断的破冰,破冰呼吸,所以所有的江豚都受伤了。(我们)在湖北省水产局的领导下立刻就展开了救护行动,绝大部分的江豚都救活了。            

万敏:可以说一开始是绝望,然后找到那一丁点的希望,其实也说明江豚的智商还挺高的,对吧?知道找一个适合它生存的地方。那我们刚才分享的是一段过程比较揪心的故事,结果是好的。那除此之外,有没有让您觉得比较开心的事情呢?            

王丁:开心的事情当然也很多嘛,而说到具体事件,我们可以讲一个叫“阿宝的故事”。            

【出片花】            

【江豚出水声、体检现场 压混】“是雌的还是雄的,雄的!体长1.53米,体重46.3公斤。”            

一头人工饲养了7 年的江豚被重新放归长江,在野外生存4年后,2015年3月,与当年的饲养员们不期而遇:            

“我一看这个(尾巴)好熟悉啊,确实像我们的阿宝。通过扫标,一扫,4448,再一比对,它就是我们的阿宝。”            

“不知道它有没有这种感觉,我见过这帮人,这帮人原来和我在一块待过?”            

【录音止】            

这头名叫“阿宝”的江豚,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唯一一头成功从野外进入人工环境饲养、又释放到野外继续生存的江豚。生死未卜的四年时间,阿宝经历了什么?这次重逢,又意味着什么?            

【片花完】            

王丁:(20)15年的时候,我们对整个保护区的江豚进行全面的体检,就是把所有的江豚一头一头捕起来。突然有一天,我们说,诶,这是我们阿宝!大家都说这是我们阿宝!因为阿宝在我们这里养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认识它。大家当然非常兴奋!最高兴的是后来进行实验室分析发现,阿宝在(20)04年移入到我们豚馆之前,它已经生下了3个孩子,那么这3个孩子已经给它生下了10个孙子、孙女。这10个孙子、孙女呢,又跟它生下了2个曾孙子、曾孙女,所以它是四代同堂!而且它2011年回去之后,它又生下了2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长期生活的江豚还是有可能把它们引回到野外,而且不仅仅能够存活,而且还有繁殖的能力。所以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高兴的一个故事吧!            

万敏;那15年到现在也有3年的时间了,还有没有收到过它的消息?            

王丁:后来就没有捕豚了,但是我相信阿宝应该是很健康的,因为没有搜集到阿宝不好的消息。            

万敏:其实可不可以这么说,因为不管我们有没有收到阿宝的消息,但是我相信如果每一头江豚都能够得到人们……我们这种妥善的保护的话,可能它们都可以叫阿宝。            

王丁:对,您说的太对了!实际上每一头动物都是阿宝,也都是我们的宝贝,我们应该关心爱护它们。长江是我们国家或者中华民族长期可持续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它们的健康状况代表着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如果它们出了问题也就意味着长江出了问题。长江出了问题,那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即便从最自私的角度,我只关心我们人怎么样,你也应该去关心它们,去保护好它们。毕竟通过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整个长江。            

万敏:您觉得在那么长时间里,您带领一个团队在做这些事情,周围的环境对您是帮助的多一些,就是积极的这种反馈多一些还是消极的反馈更多一些?            

王丁:从我过去三十多年的经历的话,应该说我们可以把我们国家从社会、政府对这个环境保护的态度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说”,人家理都不理,大家一门心思搞建设;第二个阶段呢,你去“说”,人家会很礼貌地说,“你讲的有道理。”就是你“说”人家会理你,但是不会干什么;第三个阶段,你“说”,他会很认真地听,而且还觉得有道理,他会去认真地,或者至少开始做一些事情。我觉得目前我们处在第三个阶段。而且我可以预期的是,我们很有可能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我认为可以这么来说,你不说什么,他们会主动来找你来促进、开展相关保护工作。            

万敏:您刚才这四个阶段几乎就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轨迹!想想也特别不容易,在30多年前,作为一名水生珍稀动物的科研人员,那个时候人们几乎就没有什么环保意识,你们的工作真的是非常艰难!到底有多难呢?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王丁:就讲这么一个故事:当地的江豚保护工作出现了问题,农业部就派遣农业部当时主管这个方面的最高领导, 再带了一位处长,加上我,我们三人,相当于我们去督办这件事情。当天晚上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当地一位负责同志,就饭桌上闲聊,                就突然冒了一句,他说“王主任,这个江豚好不好吃?”我当时就觉得,你这个江豚保护出了事,你还在问我好不好吃?我就把脸一板,就说不好吃。结果他第二句话跟着来了,就让我彻底地无语,他说“不好吃干嘛要保护?                            

万敏:嗯,零几年的时候。            

王丁:对呀,不光是普通老百姓,咱们且不说,身居一定位置的官员都还是这种认识,可以想像我们开展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万敏:这正是您刚才说的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整个社会都缺乏一种生态环保意识,根本不能理解你们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个时期,在基层政府官员眼里,GDP应该才是最重要的吧!            

王丁:实际上,当年我记得我们有个说法,就是说“我们这些搞濒危动物保护的,最后自己也都成了濒危动物。”            

万敏:到第二阶段,可以礼节性倾听了,但很难有具体行动。这个阶段,除了科学家团队之外,民间保护组织开始逐步活跃起来。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吧?            

王丁:实际上民间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能够更多的在第一线战斗,能够为保护起到更多实在的作用。比如说洞庭湖现在有两个跟江豚有关的民间组织,很多人都是当地的渔民。他们过去是打渔人,现在变成了保护江豚的人。            

万敏:“护豚”的人            

王丁:嗯,“护豚”的人。            

万敏:没错,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实际上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从您的角度看,政府部门现在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王丁:比如说航道部门,航道部门过去都只是利用长江,航运,利用长江。但是现在连航道部门也在关注长江江豚的保护,甚至会主动跟我们联络,就是说要我们参与他们航道的一些规划的工作,怎么样在规划过程中,能够体现白鱀豚、长江江豚、长江保护的需要。            

万敏:我们知道南京的市民现在特别有福气啊,走在江边漫步的时候都有可能看到江豚,这个事的背后是不是也有您的推动?            

王丁:对,当时我们也建议,南京有这个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很快南京就在江苏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很快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个从动议到建立差不多也不到两年的时间。所以现在南京成为一个这么一个城市,老百姓到长江边上去,比如说亲水平台去散步,就能够看到这个长江江豚。真的是一项了不不起的工作!            

万敏:真是太好了,真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跟您聊了这么长时间,感觉我们聊天的氛围,越来越放松。虽然整体长江濒危豚类的保护形势还是很严峻。            

王丁:没错。            

万敏: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点点希望。您的工作经历就见证了国家对于长江生态保护进程的进展。可以说现阶段,咱们中国是从古到今从来没有如此重视过长江生态保护这样一个阶段。            

王丁:没错,没错!这个更多的发生在习总书记2016年的元月份在重庆关于长江开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讲话以后。还有十八大、十九大的更多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出台以后,大家的意识才开始发生变化。我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变化。            

万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战略的提出应该说是开启了长江生态保护的历史性篇章。您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长江珍稀物种保护的科学家,您对于这样一个战略的理解,跟我们普通民众有什么不同?            

王丁:长江的问题如果再不解决,真的,这个生态系统一旦崩溃,要让它恢复,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至少这个过程是非常长的。而我们中华民族是很难承受这么一个代价。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党中央、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在长江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确确实实应该说是非常英明的,而且正逢其时。不然的话,长江的问题再这么发展下去,一旦长江崩溃,我们真的是无法交代——我们不光是不能向我们自己交代,我们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万敏:我突然意识到白鱀豚淇淇,它的命运和那个时代其实是相呼应的:它在那个环境之下,白鱀豚它注定在豚馆里面孤独终老;但是现在江豚,从阿宝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断地有后代,现在整个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可能江豚的命运啊,它和白鱀豚注定是不一样的。            

王丁:对,你说的这个很有道理!就好像人也逃不了历史一个大的格局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白鱀豚,可能它的宿命就是如此,我们无能为力。那么江豚,至少因为国家政策的这种调整,它应该拥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改变它的命运。你说的太对了,就跟人好像逃脱不了时代的制约是一回事儿。            

万敏: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乐观地说,长江江豚不会走白鱀豚的老路了?            

王丁:前提条件是大家继续努力,不放松自己的保护工作,在国家、习总书记“长江大保护”的号召下继续努力,我个人对长江江豚的保护是抱有充足的信心。所以我们必须从白鱀豚身上吸取教训,不能让白鱀豚悲剧在江豚身上重演。            

万敏:其实您跟我们讲了这么多白鱀豚和江豚的故事,这么多年来,您为了保护“淇淇”和“阿宝”们,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您甚至都不记得自己的女儿读几年级、属相是什么;可是一说起白鱀豚、长江江豚,却几乎记得所有和它们相关的故事和细节。作为长江生态保护的研究者、推动者、实践者以及见证者,您的执着、努力和无悔付出,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王丁:我想这么看吧,我不认为我有多高大,或多伟大,更谈不上。但至少我和我的这个团队过去这么几十年的坚持,至少为我们长江这个大保护的事业,应该说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这么几十年一直坚持下来,矢志不渝,始终没有放弃长江豚类的保护研究工作的这个团队就我们这么一家。这是我们最骄傲的地方,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努力,也为我们现在的长江江豚的保护、白鱀豚的保护(当然,希望还有白鱀豚的话)、包括长江的保护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万敏:谢谢您!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