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非遗传承人

2018-07-31 10:34   资讯广播   王飞、刘慧文、郑泽华

小曲好唱口难开

——访非遗湖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何忠华

四月的江城武汉,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们来到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何忠华先生的家,何忠华今年72岁,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说话有条不紊,非常和善可亲。她前几天举行了收徒大典,新收了13名徒弟,收徒的喜悦氛围犹在,她高兴地说:

出录音:几十年了,湖北小曲这门艺术,从我个人的角度,好多好多的老师,他们在60年代就开始,把这个宝贵的遗产传承到我的手上,我不能忘掉这些老一辈,他们把宝贵的遗产传下来,到我这里就终止了,我就成了罪人了。而且,现在国家很重视这一块,也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这一次,他们说何老师你应该办一次(收徒仪式),我思考了很多天,也是的。这样子,今后,他们肩上也要承担责任,对他们来说,他们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才真正叫着一种传承。

湖北小曲由湖北中部地区流传的明清俚歌俗曲衍变而来,俗称汉滩丝弦、外江小曲。清朝光绪年间,天沔小曲艺人与汉滩小曲艺人搭班,进入茶馆坐唱,逐渐融为一体,并逐渐盛行于武汉、沙市、宜昌等城市码头。20世纪20年代更名为湖北小曲。其曲牌丰富,曲腔婉转。2008年6月,“湖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60年,13岁的何忠华考入武昌区曲艺队,师从盲艺人张正浩学小曲,她牵着盲人老师走街串巷,学表演、学技艺。一年后,何忠华再拜湖北艺术教育学院的著名小曲艺人喻义和、程德荣学艺。1984年,38岁的何忠华通过成人高考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经过两年脱产学习,圆满完成学业。

在何忠华家的书房,摆满了“德艺双馨”“牡丹奖”“园丁奖”等各种奖状、奖杯。在她四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始终勤学苦练、坚韧执著、精益求精、探索创新,代表作品有《碧血丹心》《南包公·选妃》《石破天惊》《楚歌·碟子曲》等。她不仅充分继承了湖北小曲的传统艺术精华,而且推进了湖北小曲的变革和发展。

湖北小曲有几百首曲目,内容非常丰富。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湖北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当时全省有27个曲艺队在演出、传播,老百姓喜欢听、喜欢唱。现在,湖北小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于湖北小曲在传播、传承中遇到的问题,何忠华坦言:

出录音:我们省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省曲艺团,省曲艺团撤销了,这是我最大的心病。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在省艺校办曲艺班,曲艺班毕业的孩子,我当时就想组建一个团,这不是我个人想法上的。

记者:我们湖北小曲一种是专业的传播,在我们湖北省民间有没有传播?

何忠华:【出录音:民间,现在武汉市还有,从民间来说,他们也都到我这里来的,实际上也是老先生、一个老艺人,年纪比我还长,他带着队伍,也到我这里来过。他们完全没有(基础),有的连谱都不认识,我真正要口传心授,要一句句地教,一句句地弄,我跟他们也搞了一段时间。

现在,湖北小曲的演出场次不多了。但是对于湖北小曲民间的传播和传承,何忠华极尽所能,采取曲线救曲的办法,可谓是用心良苦。

何忠华:【出录音:有记者采访我问这多年没有省曲你干嘛?我跟他开玩笑,这些年我搞了个曲线救曲艺。我就到汉阳在那里成立了曲协,弯道走。只要有曲艺的节目,群众还是很喜欢的,这么多年小曲生疏了。目前国家是很重视这一块。近几年群众文化发展的非常快,我基本介入了群众文化这块。

现在,湖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只有何忠华一个人,她今年已经72岁高龄了,省、市级传承人也只有寥寥几个。

何忠华:【出录音:事业要人多,才能兴旺,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现在艺术在发展,人们的欣赏水平在提高,你要有很多新东西给他,主要还是要有一个载体,就是完全靠民间在弄,事业要发展还是不行,还是要靠国家重视,要么国家为什么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搞这么大的非遗传承工程,这是在抢救。

为了传承好湖北小曲,4月24号,何忠华举行了收徒仪式,现场高朋满坐,大家齐聚一堂,琵琶声响,小曲欢唱。13位新徒以三鞠躬的形式行礼拜师,何忠华为徒弟们送上《曲艺表演教材》。13名徒弟中,就有3名湖北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何忠华说这是源于她对电台的特殊情结。

出录音:我那个时候,60年代,我就是靠电台。王莎云(音)那是省台,市台陈佩玲(音),两位电台的新闻人员,他们录制我的节目。我的第一个成名作“碧血丹青”还有“江姐”。陈佩玲给我搞了一组长篇大书《海瑞》,我到文化部参加比赛的时候,那段唱了40分钟,后期还录了一个《宫变》,那段是两个多小时,她就分30分钟一回、30分钟一回,在电台连播,听众反应特别强烈,也是给我搞了盒带,我就自己在家里听。

收徒之后,何忠华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湖北小曲这门艺术。

出录音:我收了徒弟之后,这几天我也没歇着,不是说我收了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弄,下一步问题是最关键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方面怎么坚持下去,把小曲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其他几个学生也有在文化馆的,从专业方面给他们一个展示。

记者:在你收的徒弟中,你觉得会不会出一些省级、市级甚至是国家级的传承人

何忠华:【出录音:这是我的希望,我相信也会有的。这个事情,你在做他、在去认真地对待。他们自身的各方面的水平比我当时的水平要高。一代胜过一代,一代更比一代强。

【出小曲好唱口难开音响——】

《小曲好唱口难开》,这首湖北小曲是经典电影《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湖北小曲好唱、好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如何唱好,传承好这门非遗艺术,也在拷问着我们的智慧。

听唱新翻杨柳枝

——访非遗湖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付群刚

出录音湖北大鼓《撸起袖子加油干》片段

这是网络超火的湖北大鼓《撸起袖子加油干》,作者是湖北大鼓传承人付群刚。这个段子网上传播后,付群刚一举成为网红,付群刚:

出录音: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奔小康的征程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这个段子播出之后,当天就有100万的点赞,用湖北大鼓这样曲艺的形式唱时政、这个形式非常创新、非常接地气,真正体现湖北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8年5月8号,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付群刚被列为湖北大鼓国家级传承人。

湖北大鼓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从清朝道光末年,即有有名的鼓书艺人来湖北行艺授徒,是一种流行于孝感、黄冈和武汉一带的传统说唱艺术1950年定名湖北大鼓后在湖北省内广泛流传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付群刚和湖北大鼓的结缘,是在他上初中的时候,那时,付群刚是武汉十一中学宣传队队员,经常登台演出,小有名气一些剧团来招人,认为他声音好、也能表演,可惜就是个头太矮了。

付群刚未能如愿进入专业院团学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要走自己的路。当时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道情等曲艺很流行,老百姓很喜欢,付群刚就在武汉民众乐园等地到处跟着看、跟着学。

到了1974年,高中毕业的付群刚下放到湖北省应城县复兴大队务农,他边劳动边唱曲艺。半年时间,公社和县里发现他的特长,把他招到县群众文化工作队。他演唱湖北大鼓的经典曲目《聚宝盆》《山西拜寿》《如此媳妇》等,受到观众和老百姓的喜欢,付群刚还受到时任湖北省委书记陈丕显的接见,对他的鼓励很大。后来,付群刚就想走专业道路,报考了湖北省曲艺团,顺利地考上了。

付群刚到湖北省曲艺团后主攻湖北大鼓,唱了很多段子,曲艺团举荐他跟从武汉鼓书著名老艺人陈谦闻先生学习陈谦闻觉得他嗓子好、表演好,用黄陂话高兴地说“这是个好苗子,我喜欢”。付群刚勤奋好学,陈谦闻口传心授,把看家的活,打鼓说书《罗成打混》《武松打虎》等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付群刚。付群刚深有感触

出录音:我跟我的老师学呢,不是说套话,第一就是学做人,从艺的人,艺人还是要德艺双馨,他总是教导我,观众就是衣食父母,上台之后,全身的劲、全力以赴去表演,不管是一个观众还是很多观众,每一次演出都要像第一次演出那种精神、那种状态去演。第二他真正教给我湖北大鼓演唱的真谛,我学到了,我们真正唱湖北大鼓的这种铆劲、巧劲、稳劲,我们唱湖北大鼓叫“前松后紧、鸡汤下粉”,一开始不能铆上很大的劲,要稳,中间演唱要巧,最后把她铆上去。

付群刚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要体验生活,创作的作品一定要扎根基层沃土,要有血有肉。他的代表作《周总理吃食堂》《人民调解员》《抢老张》《告状》《信义兄弟》等都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一线。他先后荣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30多个奖项。

谈到湖北大鼓的传承和创新,付群刚认为一定要在保证传统艺术原生态不丢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没有传承就没资格谈发展,就没资格谈创新,让观众从创新的作品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以文化人。

出录音:你搞得东西一定要创新,我们曲艺一定要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只有创新老百姓才喜欢。我这个“撸起袖子加油干”,中间用了很多的传统的手法,好多人认为“哟,好新啊,”在这个问题上我就有一句话,你不谈传承、不谈传统的人你没资格谈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就用了传统鼓书《罗成代驾》的手法,观众就感到很新,湖北大鼓还能这样唱呀。还加了rap,每次唱完之后观众热烈鼓掌。我要让传统的艺术,换发生机,年轻人接受了,这种曲艺形式就传播了,只要有人唱就断不了。传统和时尚相结合,传统要借鉴时尚的东西,搞时尚的时候要向传统靠近。

付群刚成为湖北大鼓的第七代传人,他对湖北大鼓始终有一份痴心,他要把湖北大鼓这门非遗艺术一代代传下去。从2013年开始,付群刚在省群艺馆发起创立“付群刚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每周六下午免费教授,到目前,已吸引2000多人次前来学习。他从中挑选8名好苗子,并正式收徒,口传心授,倾囊相授,真正做到湖北大鼓活态传承。弟子郑博杰 11岁开始跟他学艺,学了5年多了,今年上高二。在第六届全国少年曲艺大赛上,1000多人竞争,他取得了好的成绩,表演的湖北大鼓《学文化》获得十佳。郑博杰:

出录音:我是受我爸爸影响,我爸爸特别喜欢湖北传统曲艺,当时得知了这个传习班,我本身已经接触曲艺了,有相声、快板。我爸爸看有这个机会就带我去了。

付群刚对他的徒弟郑博杰的期望是:【出录音:我说博杰,你唱50年,到那时候,你再带一个弟子,再唱50年,就是我的百年大鼓梦想。

付群刚曾担任过湖北群艺馆副馆长,对群众文化的情结挥之不去,他坦言,我们的曲艺面临着人亡曲灭、人走艺亡的局面,我们再不抓紧的话,很可能就失传了。这不是耸人听闻的。付群刚经常说,湖北大鼓要背靠乡土乡井、面对乡里乡亲、说唱乡韵乡味、弘扬乡情乡音。付群刚:

出录音: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有几个动作:一是湖北大鼓免费传习班,我们要继续办下去,她即体现了我们湖北传统文化在传承,也体现了我们群众文化馆在免费开放;第二,湖北大鼓三乡行的演出,我们经常到农村贫困地区,配合精准脱贫,鼓舞大家;再一个,我们湖北大鼓要不断地创作段子,要这些段子能够唱得响、留得下、传的开。

如今,62岁的付群刚传承湖北大鼓的劲头丝毫未减,因为他热爱湖北大鼓,因为湖北大鼓接地气、聚人气、有骨气、扬正气。

一片痴心向汉绣

——访非遗汉绣省级传承人张先松

在荆州市沙市区中山公园松涛山庄,退休老人张先松创办了荆州市荆楚汉绣传承园。园内,一幅高2米、宽1.1米的“麒麟现盛世”汉绣艺术品特别醒目。这只由一针一线、纯手工绣出来的金色麒麟,神采奕奕、大放异彩。与其他流派的刺绣不同,这只“汉绣”麒麟的头部、四肢和身体都是立体的,凸出画面约一两厘米。张先松告诉记者,为完成这幅作品,从设计到刺绣,花去了他和徒弟们一年多的时间。张先松:
出录音:我们构思的一个大型系列作品就是“麒麟献盛世,龙凤谱华章”,初步构思是做成20幅,做成汉秀系列,用这个来展示我们汉绣文化的精美。
汉绣是湖北的民间刺绣,发端于荆州。湖北地区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荆州,明清时期,随着汉口镇的兴起,武汉成为湖北的新重心,汉口镇的繁荣引发汉剧的传播。此时,荆州刺绣广泛应用于民俗装饰、宗教祭祀,又为地方戏剧配行头,而荆州刺绣伴随着汉剧发展的有利条件,随汉剧戏班带到汉口,逐渐形成汉绣。2008年6月,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77岁的张先松是荆州市唯一的“汉绣”省级传承人,他学习、传承汉绣艺术57年。

张先松小时候家住沙市崇文街一带,崇文街又名“丝线街”,当年云集了一百多家刺绣商铺以及手工作坊。在一般人看来,精通绣活的大多数是女性,但是张先松却认为,汉绣有别于其他绣种,以前,在荆州沙市一带,从事汉绣的80%都是男绣工,所以汉绣具有一种阳刚之气。汉绣是一门刺绣工艺,无论女绣工,还是男绣工,按照常理,都需要一双灵巧的双手。恰恰不幸的是,1952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张先松招来横祸,他将在江边捡到的炸弹当成玩具,右手食指等三根手指被炸断。
出录音:手上有四个弹片,留下这个残疾,特别食指是不能动、不能用,做什么事都是用拇指头和中指头来进行操作。

小时候,张先松在玻璃橱窗外欣赏到那些色彩瑰丽的绣品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被汉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1961年进入沙市绣品厂工作,拜汉绣老艺人李玉山为师学习刺绣设计,同年,又拜汉绣老艺人张济良为师学习汉剧戏装制作。

手上的残疾,给张先松学习汉绣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克服各种苦难,三年后,学艺“满师”。

然而时间不久,“文革”开始,沙市绣品厂几乎所有的汉绣产品、图稿以及历史文物全部被付之一炬。

文革结束后,1980年代,张先松先后设计出了“汉绣九龙屏”等绣品以及各种图样的绣制品和旅游工艺品。他被授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张先松介绍,汉绣以战国时期楚国刺绣针法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刺绣之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在荆州沙市一带达到顶峰,拥有铺、平、织、压、扣等40多种针法,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富有很强的立体感。

57年来,张先松一直坚守着、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2014年底,他用自己的退休金创办了“荆楚汉绣传承园”。
出录音:所有用具全部是我家中搬来的,我退休一个月四千元,省吃俭用,我从来不抽烟,不喝酒,我生活很简朴的,我基本上要投入三千元,到这上面。
张先松每月退休金四千元,省吃俭用,投入三千元用于传承汉绣艺术。通过建立“荆楚汉绣传承园”,向市民、向年轻人展现汉绣——这门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在汉绣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的荆州,保住这个古老的绣种。到2017年底,张先松收的学徒有七八个人。
出录音:我现在实际的工作年龄还有多少啊?最主要的就是我的徒弟他今天在这里学,明天要谋生就会走了的。这个损失,就是这我们荆楚文化流传了这么多年的一个优秀的绣种会丧失。
2018年2月6号,“感动荆州 2017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张先松被评为感动荆州2017年度人物,当晚,由荆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崔永辉为他颁奖。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为:“于他而言,汉绣早已不仅仅是一门工艺,而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他愿意用毕生的岁月去追求去传承,即便备受冷落,也决不放弃。他让这古老的绣种重放异彩,也让我们得以窥见绚烂璀璨的荆楚文明!”张先松感慨地说:
出录音:我这次获得了感动荆州的这个荣誉,心里非常高兴,这也是我们汉绣的荣誉,因为我是代表我们荆州汉绣的抢救工作,因为汉绣是发源于我们荆州的一个绣种,是楚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奇葩,她经过五十几年的中断,现在在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之下,又得到了新生,这也使我们看到了汉绣的希望,汉绣的传承是我一辈子的理想。
3月10号,张先松改变原有的零星招收学员模式,开办了“荆州市荆楚汉绣精英培训班”,免费招收学员学习、传承汉绣,原来个位数的学员数量增加到15人,每周六集中上课。他计划利用一到两年时间,培养一批汉绣传承人。
出录音:(上课的同期声)“颜色再好,没有深浅,就没有颜色,就会混乱,就会模糊一片,必须要抓住深浅互衬这个要领。”
张先松老师正在为15名汉绣学员授课,这些学员年龄从18岁到50多岁。汉绣学员方红告诉记者:
出录音:上午主要是讲的怎么去掌握凤凰的绘画,因为我们每一幅画必须要自己亲手去绘画,要掌握这个技巧,每天有学不完的东西,激励我每天奋发图强吧。
荆州是汉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张先松是目前荆州市唯一的汉绣省级非遗传承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汉绣这门非遗艺术在发源地永远地传承下去。
出录音: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员在学习以后,成为我们汉绣的栋梁才。因为在荆州只剩一个人了,再不抢救,这门艺术就会在我们荆州断绝。第二个就是要扩大阵容,要迅速改变荆州一花独放,要让我们荆州汉绣成为一片森林。

如今,77岁张先松,传承着汉绣这门国家级非遗项目,凭的是执着的信念、顽强的毅力。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