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1046新闻晚高峰》

2017-12-17 17:19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   集 体(彭睿、刘爽、洪燕、刘征、李春芳、温少海、李一凡、 向秀、李维佳、张瑞芳、胡佳、金若晗、周漫、

【《晚高峰》版头19秒 + 提要垫乐 】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60年健康依旧,活力不减

录音特写:《抹不去的大桥情结》

录音报道:《三代建桥人,筑梦一甲子》

评论:桥的传奇必将永恒

《喜迎十九大》专栏:“祖国立交桥”架起人民“获得感”

武汉从明天开始全面受理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

黄冈至黄梅高铁获批,最快年内开工建设

中国北斗首次在国产民用飞机上测试应用并成功试飞

《1046新闻晚高峰》,每晚6点与您准时相约。我是梦源,我们的节目播出频率是中波774调频104.6,您还可以通过湖北之声官方微信,九头鸟FM,阿基米德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

【《今日头条》片花 5秒】

今天是2017年10月15号,60年前的今天,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因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在举国期盼下正式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国的桥梁建设和交通格局正式开启新的篇章。现在是北京时间是18:03分,此时此刻,60华诞的长江大桥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我们来连线湖北之声记者李一凡。一凡,你现在在什么位置?

【现场连线】

记者:我现在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现在已经是华灯初上,大桥上参观的、健身的人群正在欣赏长江两岸的美景。而长江大桥正如同过去的2万多个日夜一样屹立在长江两岸。我们都知道长江大桥分上下两层,桥面第一层走汽车,今天是星期天,没有晚高峰,但桥面的情况依然说是“车水马龙”。第二层是通行火车的,每五到六分钟就有一列,刚刚有一列火车在我的脚下通过,桥面上 有轻微的震动。

虽然此刻江风很冷,但桥上的游客还是很多,我们来采访一位:

记者:您好!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游客?

游客:我是和爸爸妈妈从河北到武汉来的,没想到正好赶上长江大桥60岁生日,我们真是太幸运了。现在的大桥真的是非常美,祝大桥生日快乐!

记者:正如刚才这位小朋友所说的,大桥现在特别的美,特别的壮观!大桥全长1670米,主桥长1158.8米。桥两头分别有2座具有民族风格的桥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桥头堡。以我步行的速度,通过主桥大约需要15分钟。如果你愿意慢下脚步,欣赏一下两岸的风景,或者注意大桥的细节。你一定会被大桥两侧的护栏上,工匠们精雕细刻的图案所吸引:开屏的孔雀、象征长寿的丹顶鹤、象征丰收的麦穗瓜果和象征吉祥的喜鹊闹梅等。经过了60年岁月的洗礼,如今他们依然栩栩如生。而大桥两端的桥头堡岿然屹立,保护着南北大动脉的畅通。

从我所处的视角望去,如今在长江上耸立着(11座大桥)桥,长江二桥、鹦鹉洲大桥和长江大桥遥相呼应。如果视线够好,你还可以看到二七长江大桥、杨泗港大桥、白沙洲大桥等桥梁,这一座座桥梁和武汉大桥一道共同组成了武汉这座现代化的城市的重要交通网。

主持人,我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

都说60岁是花甲之年,可历经岁月磨砺的武汉长江大桥,依然活力四射,“动脉”之桥名副其实。来听湖北之声记者向秀、李维佳、张瑞芳的报道:

【1015动脉之桥——2分12秒】

【出现场音响(走路、敲打、喷砂声音)】

上午十点,武汉桥工段长江大桥车间副主任刘浩然带领着十几个人的班组在大桥巡查,给钢梁做日常的维护、调整。刘浩然介绍: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造的首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1957年10月15号建成通车以来,这座大桥虽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但至今仍十分健康。最近一次的大桥“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和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从2016年监测的结果来看,当时专家的意见是状态还是比较好,满足使用寿命一百年的要求是没问题的。】

大桥建成后,武汉陆续建成了“八桥一隧两轨”,逐渐分流了一部分过江压力。但是从数据来看,目前武汉长江大桥每天仍有300列左右火车通过,平均不到5分钟通过1列;每天仍有来往汽车10万辆左右,平均每分钟约有70辆汽车通过。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交通规划室副主任路静说:【大桥所在的位置非常重要,两岸的需求非常大,虽然有多模式的,有其他的通道建成了,有轨道建成了,但长江大桥的过江量没有大幅度的波动,基本维持在9万到10万辆之间。】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宪尧认为:无论六十年前,还是六十年后,大桥从未退出,也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一个城市有它的核心区,核心区就是长江大桥为主组成的内环,外面所有的发展都是核心区往外拓展的结果,层圈式的发展。就像水滴下一个石头上一样,那个波一圈一圈扩散。这个环过去是中心,以后还是中心,不可能不存在的。】

60年,和大桥一起走过的还有武汉这座城市。对武汉人来说,长江大桥已成为武汉市民的集体回忆和情感纽带。提到跟桥的“渊源”,武汉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来听报道:《大桥,一起走过的日子》,由湖北之声记者胡佳、金若晗、周漫采制。

【1015大桥故事——2分07秒】

【公交车同期压混】

1670米,一头连着龟山,一头连着蛇山。武汉公交电车1路司机熊大顺,在这座桥上来回奔波了28年。早上六点开始,熊大顺便驾驶着电车,开始跨越武汉三镇。必经的长江大桥要开车往返四趟,过江八次。如果以一年300个工作日计算,他和这位“老朋友”的相会,已经超过了三万次。28年了,大桥两岸的变化翻天覆地、日新月异,而熊大顺也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中年大叔。就像一个日夜陪伴的亲人,熊大顺对大桥有着一种浓浓的依恋。【每天面对长江大桥,对于武汉人来说,是一种情怀,希望它使用期限越来越长。】

【出同期声,武警换岗声】

武警武汉支队16中队排长刘威入伍11年。十一年来,他每天都和战友们守护着大桥的平安,大桥上的14个哨位,都留下了他与战士们的身影。刘威已为大桥站岗超过16060个小时。【白天要走三次上桥,然后晚上要走两次上桥,加起来就是一白一晚一共五次上下桥、上哨,包括我们每次都要走长江大桥下面的扶梯,扶梯那个楼梯阶一共有236个,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572级台阶。说实话,今年第11年了,对长江大桥肯定有很深的感情。】

1957年8月8日出生的武汉市民常建军,与大桥同龄。今年60岁的他,与历经风雨依然挺立的大桥一样,保持着年轻的活动。去年他参加了首届武汉马拉松,今年“汉马”恰逢大桥建成60周年,常建军又参加了,他说当他在大桥上,拿着大桥60岁生日快乐的旗帜与大桥合影时,自己仿佛回到了年幼的时光。【小时候大人带着我们出去玩,到大桥跟前,在桥底下照一个老照片。在桥头堡的下面,武汉人自己在那里都得去照个相。】

在汉阳龟山脚下,有个建桥街道大桥社区。60多年前,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背井离乡,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如今他们的子孙后代仍然在延续着他们的大桥情结。请听录音特写《抹不去的大桥情结》,由湖北之声记者赵欢采制。

【1015大桥情结——1分43秒】

62年前的那个夏天,为了建设长江大桥,新婚三个月的王秀峰和妻子从天津新河基地材料厂调到武汉。王秀峰的妻子郭仕珍:【出录音】一个提包,一个被褥行李,我们坐人拉车,再坐划子,就是这样过来的。还要去挑水吃,挑一担水一分钱。【录音止】

据了解,1954年到1956年,长江大桥建设进入紧张的关键时期,全国支援的人力、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武汉。

六十年一甲子,昔日的建设者们,如今已经满头白发。大桥的工程细节,刻在了王秀峰心里:【出录音】每一根米字钢梁,立柱16吨,4个斜杆9吨一个,下悬36吨,上悬35吨,到现在我都记着呢,桥上的这些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从青春正盛到耄耋之年,从两口人来武汉,到一个大家庭祖孙四代24口人都在武汉,王秀峰夫妇的一生给大桥做了生动的注脚。

(压混)汽笛声、火车声

在汉阳桥头堡,伴随着轮船的汽笛声,火车的呼啸声,长江大桥留下了一代人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也铭刻着这里的人们60年挥之不去的大桥情结。大桥社区共有8700 多人,3400多户,七成以上的居民都与大桥建设有着深深浅浅的联系。大桥社区居民委员会副主任熊强:【出录音】谈起大桥,生活在这块的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骨子里的自豪,一种桥文化的自豪,一种为社会做过贡献的自豪。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国桥梁技术迅猛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走向世界。请听报道:《三代建桥人,筑梦一甲子》,由湖北之声记者刘爽、沈雅洁采制:

【1015建桥人——1分45秒】

【出环境音压混】

刘长元老人今年84岁高龄了,1955年,他从学校刚刚毕业,就来到了大桥建设工地当起了徒弟,老师是苏联专家,上级要求他们“建成学会”。1993年,在武汉长江二桥的建设工地,刘长元再次见到当时苏联专家组的组长西林。【出录音】那个时候他讲了一句话,他说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你们是我的学生,这一次我来了看了以后,现在你是我的老师了【录音止】

从建成到学会,再到创新,第一代建桥人以工匠精神担负起了“天堑变通途”的历史责任。而对中科院院士、中铁大桥院董事长秦顺全来说,新一代建桥人的担当和成就则体现在“跨”字上:一个是“跨海”,另一个是“跨度”。【出录音】应该说我们在大跨度桥梁上面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从我们斜拉桥来讲,我们中国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我们自主设计和建设跨海大桥,完全掌握了跨海大桥的建设和装备方面的技术。【录音止】

而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80后建桥人则越来越频繁地走向了海外。说起这些年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的“湖北造”大桥,大桥局海外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肖伟认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还得是正在建设中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桥梁工程。肖有一个梦想:用优质的桥梁工程擦亮“中国制造”品牌,进而实现中国标准的输出。【出录音】希望大家一说到桥梁,就会马上想到我们,我相信我们是有能力做这个事的。【录音止】

下面请听评论:桥的传奇必将永恒,由湖北之声记者刘征撰写。

【1015大桥评论——1分42秒】

武汉长江大桥今天建成60周年。抚今追昔,从“万里长江第一桥”,到“建桥之都”,前苏联专家带出的中国徒弟,如今已走向世界各地修路架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真谛,在一座历经60年风雨的大桥身上,得到了生动地体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世界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60年前如此,今天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跨越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天堑,搭建一条沟通你我、拥抱彼此的桥梁,中国正不断提供着中国方案,贡献着中国力量。一座座打着“MADE IN CHINA”LOGO的大桥,在“一带一路”上,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康庄大道上,飞舞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桥!

还有3天,党的十九大就要胜利召开了,在这个历史性时刻,我们坚信、我们祝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桥的故事还将续写,桥的传奇必将永恒!

《喜迎十九大》片花

请听报道:“祖国立交桥”架起人民“获得感”,由湖北之声记者刘爽,通讯员高斌采制。

【1015九州通衢——2分10秒】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是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开通后迎来的第一个“大考”。8天的时间里,天河机场迎送旅客54.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说起对新航站楼的印象,刚从国外旅游回来的王阿姨连说了几个好。【出录音】我就说蛮方便,国际国内都在一起,以前就是分开了,而且国际也特别小,不方便,这多大啊,又气派。【录音止】

这正是交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今年8月,中部最大的航站楼——T3航站楼正式投用,迅速带动旅客、航线等资源在武汉布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武九客运专线也正式开通运营,武汉与南昌等地形成快速城际铁路交通圈。武汉铁路局客运处副处长王同良:【出录音】武九客专可以说要在全国路网中起到很大作用,从四川、重庆等方向,往东南的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扩充了这条通道的能力。【录音止】

“获得感”不仅仅是出行的便利,更是物流“货通天下”的“大进大出”。开通五年来,始发武汉的中欧班列已辐射到28个国家,今年的往返班列预计将达到300列。同时,武汉至上海洋山港的“江海直达”航线、“泸州—武汉—台湾”、武汉—东盟四国”等近洋航线都做出了品牌。武汉市交委主任余世平:【出录音】以阳逻国际港为核心,近洋航线网络初具规模,江海直达72小时点对点保持在99%以上,成为中西部出海口。【录音止】

作为现代交通组织方式,综合交通的“多式联运”也正在打破更多樊篱和路障。去年以来,我省中欧(武汉)铁水联运项目列入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多式联运试点示范。上海港-阳逻港-成都、上海港-阳逻港-西安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相继开通。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光中:【出录音】重点建设主要港口核心刚去集疏运通道,重点打造一批江海直达运输、内外贸铁公水班列、零担铁公空联运等多个方面的试点示范工程,努力将湖北建成全国多式联运中心。【录音止】

《在党旗下前进》片花

从事测绘工作20年,先后荣获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武汉“车都工匠”等众多荣誉。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测绘公司经理杜操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大桥局七公司一面鲜红的旗帜。请听湖北之声记者董延超的报道:《经天纬地测绘人—杜操》

【1015测绘人——1分15秒】

下午五点,记者来到中铁大桥局七公司测绘公司采访时,杜操正在跟自己的员工讨论制定河安九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复测的实施方案。

2013年,大桥局承接了武汉姑嫂树跨铁路桥梁转体任务。为了攻克转角控制的难题,杜操主持研制了“转体弧度刻划盘”。2014年1月,万吨梁体精密贯通,实现零误差合龙,创造了转体工程施工的奇迹。【出录音:我们大桥局60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4项,一等奖8项,鲁班奖30项,詹天佑大奖24项,国际桥协的乔治.理查德森大奖6项,乔治.理查德森大奖就相当于桥里面的诺贝尔奖。】

60多年来,中铁大桥局从“建成学会”到自力更生,从追赶到超越,中国桥梁已成为闪耀世界的一张名片,打造世界一流建桥队伍是中铁大桥人的梦想。【出录音:我们只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坚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坚持自己的质量底线,不断的创新,用大桥梦的实现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湖北之声1046新闻晚高峰正在直播,来关注一组短消息:

武汉今天发布关于办理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的公告。武汉市公安局决定,自2017年10月16日开始,全面受理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具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具有普通高校专科、本科以及非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或学位,年龄不满40周岁的人员,均可以落户武汉。

今天,来自省交通厅的消息称,黄冈至黄梅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最快年内开工建设。全线新设浠水、蕲春南、武穴北3座车站,及巴河线路所。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总投资176.6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三年半。

小米全球供应商大会昨天(14日)在仙桃落幕。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表示,湖北及武汉的区位、人才优势明显,将在智能制造的产业转移中拥有极大机会。未来几年时间里,小米将在武汉投入230亿元,全面建设小米武汉总部,帮助家乡发展得更好。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日前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上测试应用并成功试飞。本次试飞成功实现四个“国产化”的结合,即:将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国产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国产机载导航系统结合到国产民用大飞机的平台上。

今年第20号台风“卡努”正逐步逼近海南、广东沿海,并于今天夜间到明天早晨在海南文昌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地区登陆,预计登陆时最高风力可达13级。目前琼州海峡已经全线停航。

美国18个州日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提出集体诉讼,要求法院阻止政府取消“奥巴马医改”计划给予保险公司的津贴。提供这项津贴的目的是为协助美国低收入者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少了这笔津贴,低收入者将得支付更高的保费与医药费。

【出气象垫乐】

风雨同行,冷暖相伴,一起来关注天气。9月下旬以来,荆楚大地雨水绵绵,太阳成了稀客。据预报,19号以前,我省仍是阴雨的主场,其中明后两天雨势加强为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同时北风较强,气温低迷。太阳与大家见面,大约会在周四。

来关注具体预报:武汉市今天晚上阴天转小雨,明天白天阴天有小到中雨,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14℃,偏北风4-5级;湖北省今天晚上,鄂东南阴天有小到中雨,江汉平原南部阴天转小雨,其它地区阴天,局部有阵雨。最高气温大部地区15-18℃,最低气温大部地区12-15℃。

今天节目的最后,请您欣赏湖北之声制作的声音纪录片《听见大桥》。

【1015听见大桥——3分10秒】

以上就是今天1046新闻晚高峰的全部内容,接下来,18点30分,湖北之声将为您转播中国之声的《全国新闻联播》,欢迎您收听。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