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报道:走过汉正街

2018-12-24 17:25   柳芳、刘征、夏晓青、张益恒


系列(连续、组合)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走过汉正街            


【片花】            

郑举选:我的命就随着汉正街的变化在变化。            

王仁昌:汉正街人的品格还是高贵的,他的理想也是远大的。它是第一个嘛,它是开市场经济之先河的。            

他们,勇立时代潮头,书写改革华章。            

杨帆:他们觉得汉正街好的时代过去了,我觉得好的时代还没开始。            

黄丽娟:能在年轻的时候不惧犯错,像我们这些中年人,无惧担当。            

他们,不畏商海挑战,扛起传承大旗。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走近人、记录事,见证变革的力量。湖北之声特别报道《走过汉正街》。            


第一篇:《传奇》

“十里帆墙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淇的诗句,它所描述的繁荣景象,是武汉汉正街引以为荣的历史。40年前,103位在这沿街摆摊的小商贩拿到了新中国第一批个体工商执照,由此,“汉正街模式”成为了中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重大创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汉正街的故事始终由“人”来书写。历时两个月,湖北之声记者走访了十多位亲历者,带您聆听老街背后的风雨人生。系列报道《走过汉正街》,今天请听第一篇:《传奇》,由湖北之声记者柳芳、刘征、夏晓青、张益恒采制。            

静谧的汉阳墨水湖畔,退出汉正街经营的郑举选已经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今年夏天他格外忙碌,从中央到地方,老人已经不记得自己接受了多少家媒体、多少位记者的采访,谈论的话题都是汉正街:            

【出录音】我的命就随着汉正街的变化在变化,汉正街好,我就有饭吃。【录音止】            

郑举选1940年出生于蔡甸区侏儒镇,童年时因患“天花”双目致残,视力微弱,初中毕业就无法继续学业。因此,郑举选继承父业开始了经商之路。            

1958年,公私合营、走合作化道路政策盛行。郑举选家里拿出150元和几个小商贩一起在汉正街开了一家“三曙百货合作商店”,当时18岁的郑举选成为了一名推销员。即便视力不便,但郑举选还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年时间销售业绩便高居店铺第一。            

【出录音】他们做得长,有经验,我不知道撒!所以他们谈我就在旁边听,每天听一点、每天听一点,它这个规律我基本上掌握得差不多了。所以每一次哪里观详,我总比他们去得早,他们去了我做生意做得有点时候了。所以后来,搞了一段时间后,我的销售额总比他们多。【录音止】            

然而事业刚有起色,却被领导安排参与市政工程建设。直到1961年,汉正街老市场要恢复,郑举选才重回老本行,在汉正街工商所注册了一份商业执照,摆摊兜售鱼线、鱼钩、针头线脑等小玩意儿。            

【出录音】从(19)61年开始做,我年纪虽然不大,我比他们勤快,(到处)跑啊,找货源啊,反正我的货源比其他的摊子丰富一点,再我的信誉好一点,我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啊,所以跟往来客户的关系都建立得蛮好。【录音止】            

好景不长,文革期间,做生意是件非常冒险的事,郑举选只能偷偷经营。后来,郑举选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为了不拖累客户,郑举选扛下了所有的罪名,被当做“汉正街最大的投机倒把分子”,被关进学习班,财产被没收。            

【出录音】(东西被)抄起跑以后,把我人关在工商所里交待,我一个人兜着,我不出卖我周边买的、卖的,我一个都不出卖。就这样,一个(是)做生意还行、还规矩,再有呢,出了什么问题的话,我不拖累任何人。【录音止】            

而最大的磨难降临在1978年1月,在一场“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治风浪中,郑举选再次被抄家,这次的罪名是“地下批发小百货”。他被投进大牢,18个月的铁窗生涯让他饱受苦难,本就视力微弱的他在狱中彻底哭瞎。眼睛瞎了,耳朵却没聋。在狱中,他听狱友读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不久,郑举选出狱,当他再次回到汉正街时,他听说汉正街满满的都是人。            

【出录音】他说现在政策松了怎样怎样,他说现在可以做生意了,汉正街都满了。我说啊?我说我才(坐牢)出来,你说汉正街都满了。(他说)都满了,满了。【录音止】            

改革开放了,郑举选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1979年年底,郑举选申请了个体营业执照,成为首批持证在汉正街摆摊的103将之一。放开手脚的郑举选成为了汉正街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一度穷得无以维系生计的他一跃成为汉正街首富。销售额第一、纳税额第一、各种捐款第一、认购国库券第一,当年在汉正街创下的这四个第一,让他成为一段传奇。            

【出录音】            

  记者:到底是什么窍门呢?你做生意就这么行?            

郑:我谈不上行,我晓得自己我看不见,我只有这一独条路,我把这条路走不好我就没有路了,所以我把过去传统做生意有个商业用语,这个买卖与修行,要规规矩矩做这个行当,还有什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这些东西,我总对人家真诚,不管是卖给我的也好,还是从我这买走的也好,我不让我跟我打交道的人吃亏。            

【录音止】            

1992年,郑举选逐渐淡出了汉正街,但他和老街的联系从未中断,过去买下的多个老商铺一直对外出租,家族中仍有不少人在汉正街做营生,汉正街的点滴变化是他最关心的事。今年11月初,郑举选作为湖北省“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推荐人选之一上报中央,他的传奇人生正是汉正街激荡变革最生动的写照。            



第五篇:《弄潮》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汉正街的故事始终由“人”来书写。历时两个月,湖北之声记者走访了十多位亲历者,带您聆听老街背后的风雨人生。系列报道《走过汉正街》,今天请听第五篇:《弄潮》,由湖北之声记者柳芳、刘征、夏晓青、张益恒采制。            

    汉口沿河大道,翠园礼业公司数千平方米的展厅内,3万多种礼品琳琅满目。老板王康是汉正街首个硕士创业者,作为高学历创业者的代表,他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出录音】其实商业,我讲它本质永远是不变的。那么它永远就是用我的服务也好,包括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那汉正街我相信有很多人都在感悟这个商业逻辑,这是不变的。【录音止】            

20多年的摸爬滚打,商场中王康游刃有余,经营的翠园礼业已经是时尚工艺品行业龙头。而最开始,顶着“高学历”创业者光环的王康,还是一个连怎么卖东西都不会的毛头小子。            

1995年,刚刚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王康,踏上了汉正街这片热土,从一个400平的地下门面开始,经营起了礼品批发生意。刚开始,为了确保购物体验,王康精心布置,店铺内干净宽敞,货品整齐有序,没想到,天南海北的打货人并不买账。            

【出录音】没有人敢进来,都觉得我们是卖零售的,然后价格一定会很高。所以我们也摸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汉正街是一个需要把货堆起来的地方,“货卖堆山”的地方。于是我们就调整,把我们的商品从仓库里面拉出来,整齐地把它堆放起来,慢慢的学会了怎么做批发。【录音止】            

创业之初,王康就将公司定位于中高档路线。不满足于低附加值的水杯、音乐盒类的学生用品,又不愿随大流卖千篇一律的产品,迫于生存压力而妥协的王康暗自寻求着突破。            

【出录音】比如说到过年,生肖啊,牛啊、羊啊、虎啊,它可以卖得非常好,而我们对这种产品认知度又不够,就觉得它比较俗气,但市场就喜欢。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从卖华尔街牛、卖马、甚至是三羊开泰,这些生肖产品,慢慢的去跟一些当时国内做精品的厂家、品牌去合作,慢慢地就进入到礼品(领域),摆脱了之前仅仅做小礼品的范畴。【录音止】            

不甘于简单的“买全国、卖全国”赚中间差价的盈利模式,2000年,深耕礼赠品领域的王康开始大幅拓展品类,户外用品、瓷器、数码等等,一应俱全;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又下血本组团队、建平台,却收效甚微。            

【出录音】你知道一个IT一个月工资至少一万多,当时最高峰的时候我们的研发团队就将近20个人。从(20)13年底到(20)16年,应该准确说烧了很多钱,投入很大。我这说的还只是开发人员,还有很多服务团队。准确来说应该从(20)16年底吧,我们开始明确说,我们更多的是聚焦用互联网的工具,通过大数据来服务我们的用户。【录音止】            

敏锐察觉到危机的人,更能未雨绸缪。早在2012年初,王康便尝试从简单的物品买卖转向自主研发。互联网浪潮中的尝试和挫败,更让他认清了自身的局限与优势,坚定了将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公司转型重要突破口的想法。            

【出录音】其实我们在(20)12年初的时候,我们更多就是转到如何对企业的文化进行服务,就是说我们直接面对行业客户,这样的话可能就给我们打开了更多的空间。比方说产品的个性化设计、解决方案啊,所以现在我们做的是一个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它已经跳出了简单的礼品买卖,就是很多跟我们以前想象中的东西不一样了。【录音止】            

如今,王康的翠园礼品已经代理了30多个品类的上万种商品,客户群体遍布全省,他将大数据应用于客户服务中,希望做成“服务全国的礼品平台”。            

数十载风雨,王康伴随着汉正街,起起伏伏,从未离开。汉正街,曾经“天下第一街”的名号早已不复响亮,不少商户更是选择了逃离,然而,王康相信,勇于自我革新的汉正街,终将迸发出新的生机。            

【出录音】在最传统的汉正街人来讲的话,考虑得更多的是买卖。我们来讲的话,可能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转型和升级。我对汉正街的解读就是,觉得它有很多商业的根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而且有很多好的阳光和水分浇灌它的话,它会开出跟以前不同的花。【录音止】            



第七篇:《传承》


风雨四十年,改革在路上,汉正街的故事始终由“人”来书写。历时两个月,湖北之声记者走访了十多位亲历者,带您聆听老街背后的风雨人生。系列报道《走过汉正街》,今天请听第七篇:《传承》,由湖北之声记者柳芳、刘征、夏晓青、张益恒采制。            

   汉正街第一大道蓝宝石座,“龙帆布业”,这个一层半的门店只有不到一百个平方,是80后海归杨帆独立经营的第一家店,主做男装布料的二级代理。            

  【出录音】其实我们的客户都分散在我们的楼上,你有空可以去上面转一圈,你会发现,其实很多做服装的店面跟我们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放的是布料,他们放的是衣服。【录音止】            

   门店临街,不时有客户进来询样,杨帆总是笑脸相迎,也就喝茶聊天的功夫,一桩生意就敲定了。名校本科、海归硕士、沿海高校的大学教师、汉正街个体户,这十年,杨帆的身份有了四重变奏,她笑称自己的前半生是“紧走慢走,走不出汉正街”了:            

【出录音】我爸爸16岁到汉正街来了,我有很多亲戚都在汉正街,他们就觉得我应该回来。我们全家,全部一直这么多年都是做布匹生意。以前在紫阳大楼、金昌大楼都是做过的,然后慢慢地,后来金昌大楼萎缩,后来全部过来到这边,就是开发第一大道。【录音止】            

  上世纪90年代初,杨帆的父辈兄弟姐妹五人从河南来汉做布匹生意,如今家族中已经近百人在汉正街做营生,最开始是摆个摊位量着卖;后来租下独立门面,布料品种更多了;再之后,一家人盘下大大小小的门店十多个,成为汉正街上做布匹生意的最大家族。对过往,杨帆的大伯母记忆犹新:            

【出录音】1991年,那时候在紫阳大楼的布匹市场,门面还是在汉正街,一米见方的门面、台面,每天用尺子一米一米的量,卖被单和被面,红双喜、龙凤,(那个时候挣钱容易吧),挣钱容易,反正第一年上来就盈利,赚了7万多,就感觉是大丰收。【录音止】            

那正是汉正街最繁华的年代,“天下第一街”的美誉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前来淘金的人。但似乎也在转瞬之间,随着发展大潮的滚滚向前,肩挑背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客商再也不见,杨帆说,现在才是真正的“做”生意:            

 【出录音】个体方面就是,肯定不可能像我父辈那样每天在店里坐着,等着客户来上门,来找我下料子。当然很多大的布行都是请很多业务员,去我们的商户那边主动去沟通。(做生意)要创新,如果说面料永远都是那些老面料啊,或者说,不跟客户沟通啊,等着别人来上门啊,那肯定是不好做的。(主要是)账务问题,一个是经济操作模式问题。爸爸妈妈希望我跳出来啊,他们觉得汉正街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觉得好的时代还没开始。【出录音】            

和杨帆一样,堂弟杨威也是留学归来,干过一段时间的金融工作后也选择回归汉正街。不过,和杨帆拿过接力棒有所不同,杨威则选择“跳出来”,进军服装市场,今年7月,他的原创品牌V+正式开业,主打靓仔男装,旗下已经签约了2个设计师。            

  【出录音】因为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所以各种各样的操作模式都有。年轻人需要玩点不一样的,然后给自己一些有憧憬的、有未来的(事业)。我们选择原创的话,还是希望带进来一些年轻人更新鲜的东西。【录音止】            

杨威说,自己从小在这条街上长大,看过它的繁华,也亲历过它的落寞,从布匹到服装,是家族产业链条的延伸,更是他心里一个待圆的梦想:            

【出录音】大家都会有一个固有的观点,武汉好像就是一个低端市场,但是有些东西需要有些人去做尝试、打破,才会改变大家对这个地方的看法。如果永远你不做原创、我不做原创,那武汉永远就是一个,这个帽子就一直扣在武汉市场的头上,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公平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年轻人需要出来做一些尝试吧。【录音止】            

实际上,杨威选择的背后正是汉正街男装市场的崛起。十年,从跟风仿制到品牌原创,汉正街的时尚男装已经占据该品类全国市场份额40%以上,与杭派、粤派共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百年老街正在一代又一代弄潮儿的接力之下,时尚再出发。            


编后:到今天为止,《走过汉正街》七篇系列报道已经全部播送完毕。作为主创人员,今天最后我想说两句,也作为这组系列报道的一个结语。改革开放40年,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曾经的“试验田”和“风向标”,汉正街再次受到各家媒体的关注。时代的故事始终是由“人”来书写的,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这一组报道,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出发,去听见、去看到这条老街的风雨变迁。历时两个多月,我们采访了29个人,录制了近800分钟的音、视频资料,但是我们最终这个系列报道当中,只截取和呈现了7组个体画像,它们只是汉正街500年历史长河商贾风云中极其小的部分,但是他们的故事,有思考、有启迪,是过往、更是未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