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儒家思想,扬荆楚文化——儒学大赏游学系列专题

2018-01-18 18:43  

第一篇:济南的冬天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教授:咳咳,小A,可以醒醒了!小A同学!

小A:啊……Q教授,不好意思,这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实在太舒服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不能怪我您说是不是?

Q教授:那怪我咯?【笑】

小A:不不不,我是在用实际体验来温习《济南的冬天》,里面不是说:“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哇不错哦!】

Q教授:(接着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小A: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既形象又生动,连我这不爱背书的人,读一遍就把济南的印象像画儿一样的刻进脑海里了!诶Q教授,你去过济南吗?济南是这个样子么?

Q教授:我啊,二十几年前开会去过一次济南,但是现在再去怕是也不认识咯!咱们湖北之声的记者,向晶晶和小哈,不是到济南采访去了吗?让他们给大伙儿讲一讲对济南的印象,看看济南的冬天是不是像老舍先生文章里描述的那样暖和安适。

向晶晶:Q教授好,小A你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之声的记者向晶晶。

小哈:我是湖北之声记者小哈。我们应邀参加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向:广播新闻节目委员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向:济宁市人民政府)、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儒学大赏——首届全球华语广播大型联合采访”,今天下午刚到山东济南。

小A:哇,虽然我不明觉厉,但是听起来就很6啊!

向晶晶:的确,这次联合采访规格非常高,像来自美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全球的华语广播电台都有派出精英记者参与报道,所以我和小哈一到山东,除了感受到主办方的热情,也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小哈: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跟随百人采访团一起去孔孟之乡曲阜、邹城、济宁等地去感受、去学习儒家文化、孔孟之道。

小A:诶,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呀?

Q教授:你就知道吃喝玩乐!孟子曾说:“骄奢淫逸能亡国,忧患困苦可安邦”,人家是去学习、交流、采访、工作的!

向晶晶:呵呵,教授说得对,不过小A的要求也并不过分。我们会在学习、交流、采访、工作的基础上,也顺便把山东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一路传递给大家,做两只行走的麦克风和录音笔。

小哈:好了,我们这就要去感受“济南的冬天”了,明天见!

小A:记得去看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歌曲:《你是风儿我是沙》】






第二篇:有朋自远方来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教授:嗯,很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论语》。这开篇的三个"不亦",为文章之纲领,也是儒学之总纲。有人说 《论语》书成后,真能解首章的, 千古以来,未曾见也。而首章都不能解,后面就更是以盲引盲。小A,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小A:我太知道了!从小我妈就教我背三字经、读论语。这一段意思是,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了,不是件快乐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君子所为吗?”很简单嘛!

Q教授:非也非也,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论语》区区二十篇,我们却研究了两千年,现在依然有许多精髓还未领悟。你看,这一回“儒学大赏——首届全球华语广播大型联合采访”,集结了这么多精英记者,来共同学习、研究、探讨儒家思想,其中不乏首席记者主播、资深媒体人研究员,但是谁也不敢说,我真正读懂了论语。

小A:那这是不是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

Q教授:也是可以这么说的。我们来问问,湖北之声的记者小哈向晶晶,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向晶晶:Q教授、小A你们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在儒学大赏联合采访的启动仪式上,几次被引用。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学习交流发扬传统文化,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就在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说,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和合天下、协和万邦”的崇高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凝聚民族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坚定文化自信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勇于担起这个重任,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文化与精神支撑。

小A:嗯,棒棒哒!

向晶晶:确实,说的太好了!听得人热血澎湃,中外记者们纷纷表示,要通过我们的文字照片、通过我们的音频视频,把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到世界各地。”

Q教授:是啊,这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弘扬。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媒体应当、也正在做出自己的积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向晶晶: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去了解,所以之后我们一同参观了孔府、孔庙,一起去了解儒家文化的起源。有一位来自新加坡新东传媒中文电台的记者余洁琳感触颇深,她说了一个对她而言,印象极为深刻的感受。不管是孔府的导游还是孔庙的讲解员,他们在介绍讲解的时候,从他们身上会渗透出一种自豪感,他们觉得要弘扬儒家思想是他们自己的一个重要的责任。这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豪,也让他们的讲解极具感染力。

Q教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算是研究孔子思想、研究儒家文化的半个专家了,而不只是一个景区的讲解员。

向晶晶:对,我曾私下问过一个小姑娘,每天接待这么多参观者,每天讲一样的内容,会不会枯燥?她说不会,我每天介绍的名胜古迹可能都一样,但是讲解的内容不会一样。里面会有最新的研究观点,我也会加入我自己的理解感悟,甚至有些游客来,会提出很多不一样的问题,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都会产生新的火花。所以说,我觉得每天的工作都是充满新鲜感,儒家文化值得我不断去学习探索。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小A: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她真的在践行这句话呢!

向晶晶:是呀,这个小姑娘让我肃然起敬,这一路上值得学习的人和事太多了,明天咱们再接着聊。

【歌曲:《论语》】





















第三篇:三人行必有我师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教授:今天我们学习论语中经典中的经典——三人行必有我师

小A:我知道我知道!于丹老师就曾讲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剑客必有一强;三角恋必有一伤”!【大笑】

Q教授:你这都什么玩意儿,严肃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几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作我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用他们的缺点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小A:难道还有谁学问比孔子还高、可以做孔子的老师吗?

Q教授:当然有。孔夫子也不是百事通,总有他不懂的事情嘛。他学问高,不见得生意做得好;他武艺高,不见得庄稼种的好;即便是他文武双全,很有可能不会做饭。【音效】只要有他不会的不懂的,孔夫子就会虚心向别人求教,那个教他的人就可以被称作“老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小A:那我也可以当孔子的老师咯?我《王者荣耀》打得那么6,即便是孔老夫子再世也比不过吧哈哈哈。。。

Q教授:嗯,我觉得在插科打诨、胡搅蛮缠这方面,你也可以当老师【大笑】

小A:呵呵,开个玩笑嘛!Take it eazy!我知道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视察时就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而在以后,山东各地都掀起了传统文化学习热潮。我还知道,《小学生读论语》已经成为了很多小学生的必修课呢。

Q教授:哟,你知道的还真不少!都可以当我的老师啦哈哈哈!那你知道不知道,《小学生读论语》这本书是谁编写的呀?

小A:这……

Q教授:这……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主编的国学教材,的确已经成为了不少孩子们的必修课,而且反响还不错。咱们湖北之声的记者小哈、向晶晶就采访了这位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博士生导师 杨朝明教授。他现在是中国孔子研究院的院长。

小A:哇,超级大咖啊!那这回杨院长说了些啥?小哈,你快给我们讲讲吧

小哈:杨院长说的太多太好了,我就捡重要的、主要的跟你说吧,反正说多了你也不懂。【笑】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就我们提出的儒家文化的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树立文化自信等问题回答了提问。他提出,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既要“登峰”,又要“落地”。我们需要做好儒家文化的高端研究,同时又要注重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普及。

刚才你们说到《小学生读论语》进课堂,就是杨院长多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让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把高端、深入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让传统文化走进领导干部,走进大众、走进中小学、走进青少年。

【歌曲:《小儿郎读书歌》】





第四篇:亚圣的成语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教授:小A,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小A:Q教授,您请问?

Q教授:话说小明夜以继日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让很多同学心悦诚服,他读起书来专心致志,在学校茁壮成长,平常能做到独善其身,家长对他的喜爱更是不言而喻,班干部竞选当然舍我其谁,那么请问……

小A:小明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Q教授:谁问你这个了!我是问,刚才我一共用了多少个成语?

小A:教授……您开玩笑呢吧?【笑】我猜……8个?

Q教授:嘿!还让你蒙对了!那我问问你,这些成语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小A:蛤?

Q教授:这个有难度吧!没关系,我们的记者老师会给你个答案的!

向晶晶:Q教授好,小A你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之声的记者向晶晶。

小哈:我是湖北之声记者小哈。我们应邀参加“儒学大赏——首届全球华语广播大型联合采访”,今天已经来到了亚圣故里——山东邹城了!刚刚教授提到的成语,例如夜以继日、出类拔萃等等,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出自《孟子》啊!

小A:哇,孟子是专门发明成语的吗?!

向晶晶:当然不,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邹城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而刚刚的成语,也全都来自于他自己以及弟子整理而来的语录。

小哈:儿子是圣人,妈妈当然也不一般,大家也都知道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以及断机教子的故事。今天庭院深深的孟府里,还有一块称颂她故事的著名石碑,上书:母教一人。在孟子研究院,这里的王志民院长还振臂疾呼,我们要发扬孟母的教育精神,倡导中国该有自己的母亲节。

小A:孟庙,那是什么地方?

Q教授:跟孔庙相类比,孟庙就是为历代祭祀战国思想家孟子之所。是山东省内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内稀存的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虽不及孔庙的庞大,但也别有一番文化意趣!

小哈:没错,我们今天还在这里观看了一次战国时代的婚礼,每个礼节都有讲究,展示了礼乐文化丰富内涵的一部分,伴奏到现在还萦绕耳畔呢(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向晶晶:小哈,留点力气,明天还要继续出发采访呐!

【歌曲:李健 在水一方】







第五篇:京杭大运河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Q教授:小A同学,今天怎么一脸愁容啊?

小A:啊……Q教授,我一直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Q教授:你说说看!

小A:之前小哈他们说,孔庙里有一块明朝的成化碑,被世人称之为“孔庙第一碑”。碑约重60吨,还是从京城拉来的,可明朝时期又没有火车、汽车运输,你说……

Q教授:这我就要好好跟你讲讲了……

小A:(抢着说)是不是超人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来了地球帮助了皇帝……【笑】

Q教授:停停停!跟着为师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没熏陶出一点智慧!还是让两位记者老师来教教你!

向晶晶:Q教授好,小A你好,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湖北之声的记者向晶晶。

小哈:我是湖北之声记者小哈。我们应邀参加“儒学大赏——首届全球华语广播大型联合采访”,今天已经来到山东济宁了。刚才小A的问题其实非常好,这石碑啊,一部分路程是在隆冬季节,用水泼在路上,结成冰后再用人拉,另外还有一部分路程就是走水路了。这就要聊到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济宁。

向晶晶:济宁又被称为“运河之都”,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就穿城而过。刚才说过的石碑,有不少也是从京城通过水路运送而来的。而体现运河文化最好的地方呢,就是我们今天去到的老运河南岸的竹竿巷。

小A:竹竿巷?难道是竹竿搭起来的吗!

小哈:这倒不是,竹竿巷的竹业靠运河的开掘而兴,竹编技术也得益于江南竹编艺人的传授。随着运河的开通,江南的竹编艺人能工巧匠也顺运河来到济宁,他们靠河就近开店设铺,开馆收徒,传授技术。用锯、竹刀、手钻为主要工具,根据品类和用途将竹子制作成粗、细、精等各种档次的竹篾,再编织成新颖、精美、轻巧、实用的竹制品。这条老巷因此得名。

向晶晶:竹竿巷的前店后厂,下店上居的建筑格局,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是目前反映明清时期济宁商业概貌的典型街区,直接反映了济宁运河文化的特色,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

小哈: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的东大寺,一直以来也久负盛名,全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初具规模,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兴营造,始具今日之规模。它与济宁西大寺、南京净觉寺、西安化觉寺、兰州桥门街大寺并称全国五大古建清真寺,而尤其以济宁东大寺最为壮观。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A:运河文化居然催生了那么多人文景观的出现啊?

Q教授:当然!运河带来的便利的交通,交通和交流,才让文化熠熠生辉啊!

向晶晶:教授,我们要出发去山东之行的最后一站了,明天据说才更是各种文化的碰撞,咱们明天见!

【歌曲:李小璐《东方美》】




第六篇:儒家思想


【上课铃声】

读书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小A :Q教授,作文老师要我们写一篇“明五礼、知五耻”的作文,我不会写,你教教我嘛!

Q教授: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小A:这什么意思?我怎么没听过这句话?

Q教授: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要领的程度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小A:那我已经努力了,还是想不明白,您就启发启发我吧!

Q教授:好,那我问你。五礼、五耻都分别指的是什么呀?【大笑】

小a:这我还是知道的!以“仁、义、诚、敬、孝”为五礼,以“懒、贪、奢、浮、愚”为五耻。看,我还是很努力的吧?

Q教授:那我再问你……

小A:您别问了,再问我真不知道了!“我非生而知之者”,所以我不知道。

Q教授:虽然你没有回答上问题,不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个学习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咱们探求学问、了解事物,都应该采取诚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切不可不懂装懂。

小A:连孔老夫子都勇于承认自己不如人,也不是什么都知道,我有什么好打肿脸充胖子的。

Q教授:那你说说看,哪一章里说了孔子不如人啊?

小A:在《论语·公冶长》里,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

说的就是,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两个人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都不如他.”【哇不错哟】

Q教授:嗯,我觉得现在就可以启一启、发一发、以三隅反了。不过,在为师指导你这篇作文之前,我还想让你听听别人的意见,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A:那我就问问湖北之声的记者小哈、向晶晶,看看他们今天给我们说点啥?

小哈:子曰:食不言,寝不语。我现在吃饭呢,待会再跟你说啊!

向晶晶:那我来跟你说,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怎么能指望我们呢?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人家孔老夫子为了一首曲子,闭门学习三月不知肉味,你为了一篇作文,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一两顿饭不吃也是说的过去嘛!

小哈: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加油哦,我们都看好你!

小A:诶诶,Q教授,你说他们怎么能这样?!

Q教授:咳咳,小A同学啊,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们好的地方你要学习,他们这些缺点,你就自动过滤掉吧!希望你,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作文写完之后,记得背诵《论语》哦!

【歌曲:SHE《中国话》】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