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打花鼓

2017-08-04 15:55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教育频道   总监 策划人:孙汀娟 制片人:金源 编导:陈倩 摄像:黄海 后期:王银望 夏俊俊



戏曲进校园之丑角名家杨谟超

菁菁花雅秀,浓浓戏曲风。

各位好,我是橙子。

欢迎收看湖北戏曲进校园窗口栏目

《校园戏曲风》。

戏曲的舞台上除了花旦和小丑之外,

还有一个人人都爱的角色

那就是丑角。

丑角可以说是唱念做打样样精通。

而今天名家名段我们要为大家带来的

就是一个丑角特色戏--《打花鼓》,

一起走进今天的名家名段。

今天的名家名段我们为大家请到的是:

汉剧湖北省非遗传承人、

著名的丑角表演艺术家杨谟超先生。

欢迎您,杨老师。

观众同志们,你们好!

杨谟超,国家一级演员,1953年考入武汉市戏曲学校,从李罗克工丑行。他幼功扎实、技能全面,敢于突破程式,能演各种不同类型的丑角人物。代表剧目:《打花鼔》等

杨老师啊,

我其实觉得您的笑容特别亲切,

您的这个长相也挺慈祥,挺帅气的,

为什么会演的是丑角呢?

是因为我的师傅,也是我的老师,叫李罗克。

李罗克老师他要赴朝鲜慰问,

他要教他的拿手戏啊,

他教一个什么叫《打花鼓》,

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打花鼓》。

《打花鼓》是汉剧中的经典曲目,故事讲的是:凤阳遭灾,十室九空。为度荒年,蔡老燕夫妇远离家乡,以打花鼓卖艺为生,遇纨绔子弟曹悦约到家中奏鼓,曹悦见花鼓妇貌美欲调戏,因此夫妻发生口角,平添一段辛酸,回到城隍庙,蔡妻辩明原委,老燕与妻赔礼,因夫妻患难与共,贫贱相依,最终冰释前嫌,和好如初。《打花鼓》是一出汉剧中少见的载歌载舞小戏,身段繁重,伴奏亦精,充分展示出汉剧花旦行和丑行的表演技巧,所以久演不衰,传承至今。

他教这个戏的时候,

舞蹈性非常之强,

那么学这个戏的人他的模仿能力就要强些。

所以说他挑去挑来,

就召集了许多同学一起来学这个打花鼓。

他说我先教,教了之后你们来学。

你们来学,看哪个学的比较像。

这一下呢,我呢人又好胜。

那个时候是娃娃,才只十一二岁。

当时年仅十二岁的杨谟超一直做着帅气的“小生梦”,可老师傅早就慧眼识珠看出了活泼好动的他是棵好苗子,于是略施小计就把杨谟超“忽悠”进了丑角行。

这一说,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我刚开始一听到说丑角,我都不愿意学。

问题是我没有听他说是学丑角,

他就是学个舞蹈。

当时戏改的时候

当中连白鼻子都不化,都是俊扮。

俊扮,大家都知道,

比如说:

黄梅戏打猪草也好,还是董永的天仙配也好,

那是俊扮当小生。

又不挂口面,那就是很美。

最后我才开始学。

老师一眼看中,哎,他说就是他了。

后来才晓得这是丑行学的

这我就没说的话,

这才知道上了当。

才刚刚入了这个丑行,

入了丑行就是这样入的丑行。

虽说是误打误撞入的丑行,但杨谟超还真没辜负师辈的期望,多年勤学苦练,成为了汉剧《打花鼓》的第五代传人,他告诉我们,每一代《打花鼓》的传人,都把《打花鼓》唱出了名堂。杨谟超认为,这部小戏《打花鼓》之所以既入得了民间小巷,又登得了大雅戏台,全是因为,它戏里蕴含着汉剧的大学问。

用我们的戏剧行业来说:

这个戏要有“玩意”,

戏没有“玩意”,

就没有看头。

玩意?

什么叫“玩意”呢?

“玩意”就是功 ,

那就指的功力。

功力就是指的唱做念白,

还有舞蹈,

还有表演,

但是所有戏都有这个唱做念打。

打花鼓这个唱做念白、

表演啊、功力有什么不一样呢?

它就是这样的:

它是载歌载舞的。

昆曲也有这个特点,

就是边唱边有动作,

而这个里面的一些动作,

舞蹈造型,

是非常多的。

我们是药铺里的干草,

少不了丑角。

它是调趣味性的,

他非常能够调侃,

而且很能够跨度。

杨谟超讲丑角行当讲得一脸自豪,纵观所有剧目中,丑角确实是深受观众朋友喜爱的角色,最出名的有《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游街》中武大郎等。常言有“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他们有的善良幽默,有的卑鄙奸诈,既有风趣诙谐的老人也有活泼天真的儿童,不同的身份和性格赋予了人物形象不同的才思,但诙谐风趣,滑稽可笑是丑角永恒的主旋律。而汉剧《打花鼓》更是将丑角的这些角色特点展现到了极致。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年年干戈不停战,

十年倒有九年荒。

有的人家卖了骡马,

有的人家卖了田庄,

只有你我夫妻无有什么卖?

身背着花鼓走四方。

我知道里面有最经典的一段,

凤阳花鼓的一段,

那段为什么被大家称为最经典的?

因为这个花鼓,

家喻户晓

都会唱这个。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年年干戈不停战,

十年倒有九年荒。

咚咚咚咚呛,咚咚咚咚呛。

咚呛咚呛咚咚咚咚呛。

他就亮个相,就这样,

他这个做的很多动作比较繁复。

但是呢,

同时要求技巧也比较高。

比如说呢:

我看到过的好像也就是敲花鼓嘛,

然后边敲边唱,

对,边敲边唱。

有时候比如说:

唱到这时候那就要“功”了。

它就按照我们说的话,

然后很要点功夫。

为什么呢?

它就除了一般的动作,

它就跟其他的舞蹈不相同的。

这个说凤阳道凤阳,

这个十字步我看到过很多啊,

这个是看到很多的。

“年年干戈不停战,十年倒有九年荒”。

他就飞脚,再一躺身,

“咚咚咚咚呛”,

他就这样,还有大跳。

后面还要摆造型,是吧?

对,最后亮相。

完了还要有个造型,

最后两个,这个是倒拔杨柳。

今天我知道杨老师今天还到处找来了花鼓,

给我们来上一小段可以么?

好啊,行啊!

我们闹起来。“踢”,

“走, 转身,

他就要站上去,

慢慢的塞住了,

他就要抱鼓,

仙人偷桃。

再就是,

当里个啷个当啊当,啷个当啊当,啷个当啊,当、当、当啊那个当。

而且这个戏看起来真的是挺热闹的,

但是就像我刚看到的就是,

演起来其实也是挺难的。

不仅一个人在台上要练功,

是两个人配合着练功。

而且我刚才看见你们彼此这个配合过程中,

有一个很小的细节我觉得特别好玩,

您说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句成语啊。

对!就是一句成语。

这个成语是来源这部戏,

还是从这个成语来做这个?

有一条,除了极少数是我们,

比如说“双雁展翅”,就是我们后来的。

那个“溪柳望月”,那是原来老的。

“手擒背剑”,大多数,比如说。

“手擒背剑”、“仙人摘桃”、“魁星点斗 ”,

等等等等。

都是老一辈的艺术家

他跟我们边教就边说这个成语,

这个时候就是什么,

这个时候是什么,

他是这样教给我们的。

我们因此记忆犹新。

又很形象,

比如说“倒拔杨柳”,

他就是倒拔杨柳的这样一个形象

“魁星点斗就是魁星点斗的形象

所以说,这样一说呢,

我们这个戏啊,

刚开始之所以学得津津有味,

就是有这些东西诱惑着我们。

再就是走的一些步子啊非常之讲究,

又可以学动作,还可以学文化呢!

嗯还学文化。

汉剧《打花鼓》经过了上百年的演出历史,戏里金句频出,让人忍俊不禁,戏到结尾处写人情,卖艺夫妻由误会到释然,颇为动人。

“今天啊,

总算我的错。

对!

上前去再与她赔一遍礼。

应该, 

应该哦!

望贤妻原谅我,

劝贤妻休流泪,

适才间为丈夫。

这不是,

那不是,

特地、

特地、

特地特地来赔礼。

老婆!

为丈夫跪下了,

与你赔礼啊,

作个揖啦!

这汉剧《打花鼓》包含着这么多小学问,让我们现场的同学们也纷纷跃跃欲试,热心的杨老师立即现场教学起来。

两位同学来自哪里?

我来自武汉工程大学。

你叫什么?

叫索卡。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南民族大学的杨新轲。

今天我觉得我们编导也是煞费苦心啊,

请来两位,

一位呢看起来文质彬彬,

一位看起来帅气逼人,

然后呢让他来跟杨老师来学丑角。

那杨老师,

那您准备教给我们这两个小伙子什么动作?

它有一个叫“白鹤伸颈”,

完了这个手一背,

这个从上面拉下来。

诶、对!

这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诶、好的好的!

我觉得这脖子都很难动到到位吧?

诶、你这个可以,

诶,可以可以!

他这个动作可以啊。

行!行!

来、来一下,

预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好的、好的、很不错!

好累啊,

这还治肩周炎呢,还治落枕。

来一下,诶、对 、背上。

预备起!一、二、三、四、五、六

好、好、行!

他们已经很厉害了,

很不错、很不错!

至少形似了,

但是老感觉哪里不对。

就像是您呢是这个螺丝关节都上过油了,

特别的滑,

这两位就像是,

僵的。

对!

他们这样都不简单。

再来一个,这、

一、二、三、四

但是这个动作比刚才那个动作帅多了。

好好表现,来两位。

一、二、三、四

怎么样,刚才两个动作都学了感觉如何啊?

好难呐(好难啊)。

觉得好难就是因为摆pose好像都要半天的时间。

对,找不到劲儿。

你呢?

就感觉,就是第一个就是得记那个动作,

第二个还得表现就像您刚才说的,

还得协调。

对还得协调,要不然就感觉特别僵硬,

就是那种感觉。

对汉剧现在你们的感觉是如何的?

感觉比以前更深一点,

以前看着舞台上他们做的挺美的,也没觉得,

现在真的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

好不容易。

以后再看,不仅可以看美,

还可以看点门道了哈。

七十七岁的杨谟超对于汉剧教学一直乐此不疲,他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工作,他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汉剧,喜欢上汉剧。

今年年初,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对戏曲的重视。武汉市七一中学向教育局特批,在新初一选拔中,招收了5名戏曲特长生。通过这些戏曲特长生以点带面更加深入的开展七一中学的戏曲进校园活动

今年呢我们在武汉市也是首例招收了戏曲特长生,当时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呢,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引起了老百姓的高度的关注。我们的戏曲这一块儿从青少年开始抓起是不能丢的,吸引更多的老百姓不仅在家门前能够读好学校,而且还在家门前能够读到有戏曲特长的孩子能够进的学校。

最让大家意外的是,这次戏曲特招生的第一名,居然是一位戏龄最短的小帅哥,别看他学戏时间不长,可他的晋级之路绝对是力排众议、实力碾压。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戏曲的呀?

去年五年级暑假的时候,

看到学校的有一个那个报名表,

我就去学校,

刚好就是罗老师(京剧院的副院长)看到我了,

就觉得我挺有天赋的,

然后呢就把我选中了。

对戏曲的重视非一朝一夕养成,通过七一中学这次戏曲特招生的机遇,很多家长也转变了对孩子学戏曲的看法

因为我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

男生最好去学理科,

可能是比较功利性吧,

想到将来工作、就业啊什么的。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孩子啊,

在这一块特别特别的热爱,

然后他热爱到有一点点痴迷。

甚至自己在家里就跟视频去学唱,

到这种程度的话我觉得这个孩子,

不是我去强行能够扭转。

他对这个戏曲的热爱这一块的,

然后我心里就还是很着急的,

就是说他花了时间,

那么他文化课那边会不会对他有影响等等,

就是有很多顾虑。

但是没想到我们现在,

通过演出啊,通过他的排练啊,

发现并没有对他的学习造成影响,

他的成绩仍然可以得到甲,

那么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操心了。

将来就是说,算了吧让她就这样子,

没想到今年有这么大个优惠。

就是有一个戏曲特长生,

而且七一(中学)来说的话,

在江岸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学,

没想到他就这么样子被录取了,

我们家长还是很开心的。

唱了以后才知道戏曲有多美,听了以后才知道戏曲多有魅力。这是我们在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听到学生们最多的反馈,通过学习戏曲,学生不提升了艺术审美素养和文学素养,还从中受到了忠义善孝等传统美德的感染,进而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怎样去做一个品德更高尚的人。

感谢收看本期校园戏曲风,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下载关注长江云APP,我们下期再见。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