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的对话——“桥”的故事

2017-08-02 09:02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部   集体(策划:梁延、柳芳 监制:王彬、洪燕、沈涛 撰稿:柳芳 主持:柳芳、阿塞(俄罗斯)、颜龙 记者:

版头:

两千多年前,伴随着声声驼铃的响起,丝绸之路架起了亚欧文化互通的桥梁。

三百多年前,片片茶叶从长江之滨汉口出发,开启了万里茶道的征程。

六十多年前,一批批前苏联专家告别故乡来到武汉,描绘了这座工业大城的蓝图。

长江牵手伏尔加,今天,我们再度见证中俄情深。

——欢迎收听“俄罗斯湖北传媒周”特别直播《大江大河的对话》。

女:各位听众、各位观众、全球的网友们,大家好!您正在收听、收看的是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与《今日俄罗斯》传媒集团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大江大河的对话——“桥”的故事》,此刻,我们正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向您问好。我是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的主持人柳芳。

男:我是《今日俄罗斯》传媒集团的主持人阿塞。首先欢迎柳芳来到莫斯科。(简短俄语互动)今天我们的直播主题是大江大河的对话,我们俄罗斯最重要的河流就是伏尔加河了,我知道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而湖北省是中国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

女:是啊,如果说河流有性格,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与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有许多相通之处——宽广的胸怀、坚韧的气质,都承载了本民族的光荣与悲壮、希冀与求索。如今,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中,我们更看到,两条母亲河壮阔的波涛已交融在一起,灌溉着政治、经贸、文化的版图。

今天“俄罗斯湖北传媒周”马上就要在我们此刻所在的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国际多媒体中心开幕。我们此刻的这场直播作为今天开幕式的重头戏之一,我们将通过一个个和“桥”有关的故事,再次带您见证中俄情深。

男:今天我们的直播的现场,还邀请到一位特殊的嘉宾主持:他就是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颜龙。

颜:观众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好。我叫颜龙,目前就读于莫斯科国立大学,我来俄罗斯工作生活已经有四年,目前在俄罗斯创办了俄罗斯一带一路网络电视台。为中俄的文化经贸互通加油助力。

女:嗯,今天颜龙的到来也会为我们今天的直播锦上添花。

男:我们这场直播是一次全媒体的互动直播,全球的网友们可以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湖北广电长江云客户端、湖北之声微信公众号、耍直播、斗鱼“瞄湖北”直播室收听收看今天的直播,还可以发表弹幕参与互动留言。作为东道主,我也特别想向中国的朋友们多多推介我的祖国——俄罗斯。想来俄罗斯旅游、求学的朋友,也可以借这个机会,通过弹幕留言咨询我哦。

女:对,太好了,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相信今天不少莫斯科的市民可以通过此次湖北传媒周的展览,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湖北的情况。阿塞,你去过中国,去过湖北吗?

男:我去过中国,但是还没有去过湖北。

女:湖北位于中国中部,九省通衢,号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在今天的直播中,我们也将带领俄罗斯的朋友们近距离欣赏灵秀湖北的美景。

男: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直播,未来更借助俄罗斯卫星通讯设的窗口,让更多的俄罗斯人认识湖北、了解湖北。

女:上周刚刚闭幕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其实,对于大江大河来说,桥梁是最通用的语言,古往今来,在中俄两国交融互通的历史中,也留下了一个个和“桥”有关的故事,这些桥有实有虚,它们熔铸了古今智慧,跨越了万里空间,他们谱写的世纪交响今天仍在久久回荡。

颜:我们要带您认识的第一座“桥”,形成距今已经三百多年。此刻大家从大屏幕上看到的这幅图出自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这张图名为“中俄茶路桥梁”舆图,它代表的就是17世纪形成的“中俄万里茶道”,在这幅图上,万里茶道被画成了1座长长的桥梁示意图。

男:我看到,桥上行人络绎不绝,可以看到中俄生意人和骆驼队伍。长桥的起点为中国长江之滨的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接下来依次标注了这座“茶路桥梁”所经过地方,尽头处指向了俄罗斯的莫斯科方向。

女:对,长桥的起点为中国长江之滨的湖北省武汉市汉口,终点指向了俄罗斯的莫斯科方向。这就是中俄万里茶道,继丝绸之路再次架起承接了东西方文化和经贸的交融。借由这座“桥”,早在19世纪中期,有许多俄国人去汉口做茶叶生意,此后长达五六十年里,在汉口的俄国茶叶贸易公司多达几十家。

男:是嘛,没想到几百年有这么多我的俄罗斯乡亲们在武汉生活。

女:是的,几百年后的今天,也有很多的中国茶人在俄罗斯经商,“万里茶道”的故事今天仍在延续,来看看。

【短片 中俄茶道的今与昔】

【出录音】我们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我父亲是76世孙,我是77世孙。我们家里有18本的老族谱。

汉家刘氏茶坊第28代传人刘泰杲出生在襄阳谷城。他的祖祖辈辈与茶有着不解之缘。

1861年汉口开埠,次年汉家刘氏茶坊第24代传人刘运兴,在汉口建立了第一个大商铺刘氏茶坊,之后逐步扩张到五十家。

彼时,天下茶船齐汇汉口港,江面停泊的茶船多时达两万五千只。一担担的茶叶从这里出发,经由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贯通欧亚。汉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港”,年交易量占全国的65%,其中刘家就占到了10%。

刘泰杲介绍:【出录音】刘运兴是我们很正宗的老祖辈,有汉口第一茶商之称,在谷城紫金那里收购了万亩茶厂,等于是汉口茶市的开创者。

汉家刘氏茶坊第25代传人刘峻周,曾经应俄商巴诺夫邀请,带着茶苗到俄罗斯黑河沿岸的高加索地区种茶,并一举种植成功。

【出录音】2007年我们中国跟格鲁吉亚建交15周年的时候,原外交部长杨洁篪讲到了这个事情。公元十九世纪末,一位刘姓的中国人在格鲁吉亚黑海沿岸成功地培植出了优质的中国茶,赢得了当地及周边人民的喜爱,至今当地的人们仍亲切地称之为刘茶。所以说,这是我们汉家刘氏茶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在汉家刘氏茶的门店里,至今保留着这些珍贵的资料,它们见证着一代代茶人的努力奋斗,一段段中俄友谊的佳话。

然而受战争影响,20世纪上半叶,中俄万里茶道逐渐萧条,汉家刘氏茶坊走向沉寂。直到2006年,刘泰杲的父亲,汉家刘氏茶坊第27代传人刘家国决心重振汉家刘氏茶坊,于是辞去了公职下海经商。

【出录音】我父亲有复兴家族产业的宏愿。我当时上高二,父亲母亲开了一个不到40平米的小店铺,我妈妈当时把我的老婆本,把他们的棺材本,全都拿出来了。两百万的积蓄,真的是孤注一掷。

父母的身传言教,祖辈们创造的辉煌历史,让刘泰杲深感责任重大。2015年,汉家刘氏茶再次挺进俄罗斯。目前已经在俄罗斯开设专卖店4家,加盟配送店50多家,祖辈的梦想再次得到延续。

重塑东方茶港的昔日辉煌,让悠悠茶香飘向世界,这是一代代湖北茶人们的心愿。

赤壁的羊楼洞砖茶,从清朝时就传入俄国,令当地人“宁肯三日无粮,不能一日无茶”,如今它再次热销俄罗斯,更唤醒了俄罗斯人民对中国茶口口相传的美好记忆。

金字招牌“黄鹤楼茶”, 经过六十多年发展,成为湖北省茶产业龙头企业,引领汉茶复兴。黄鹤楼茶叶董事长、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张岳峰正在打造“天下茶仓”,建立总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的茶产业平台,让中国茶享誉世界。

【出录音】我们“天下茶仓”与过去的世界茶叶贸易中心相匹配,恢复汉口历史上在这个世界上的茶叶地位,再次成为世界茶叶的贸易中心,让各国的老百姓喝到中国汉口茶。

女:刚刚我们听到的就是中俄万里茶道的故事。今天,我们的直播现场也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就是现今仍在万里茶道上中俄两地间奔忙的湖北茶商——湖北汉家刘氏茶俄罗斯总代理,莫斯科汉家刘氏茶坊总经理、俄罗斯远东华人工商联合会主席 孙雷,孙总您好。

孙: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好!

女:请孙总入席就做。今天在现场有几个问题也想跟孙总简单的交流一下。不知道孙总来俄罗斯生活工作过多长时间了?

孙:我来俄罗斯有27年了。

女:那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习俗中了?

孙:差不多。

女:您能谈一谈俄罗斯人与中国人他们在饮茶习俗上有哪些差别吗?

孙:俄罗斯是这样的,每天早餐必须要有红茶,而且要在茶里加糖。这是跟中国不一样的。

女:中国人不太喜欢往茶里加糖啊。

孙:是的。但是现在随着中国茶商和茶文化步入俄罗斯,俄罗斯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多方面的茶,绿茶、花茶呀很多。

女:湖北茶在俄罗斯受欢迎程度如何呢?

孙:对,湖北茶在俄罗斯我觉得还是占主导地位的,我们公司一直在经销湖北襄阳的汉家刘氏茶。效果很好,俄罗斯的政要也都非常喜欢汉家刘氏茶。

女;现在湖北的茶企在俄罗斯、莫斯科地区贸易交流的现状是怎样的?

孙:从俄罗斯远东到欧洲地区都有汉家刘氏茶的销售,据不完全统计,湖北省的茶业在俄罗斯的销售额每年在几千万美金以上。量很大。

女:这占到整个中国茶在俄罗斯销量的多少份额呢?

孙:我个人觉得,半壁江山了吧!

女:那真的非常不错!谢谢孙总今天到现场给我们的分享。

今天孙总还为现场的俄罗斯观众带来了产自湖北的汉家刘氏茶。我们也会从参与多媒体互动直播的网友中随机抽取部分,送上孙总为大家提供的汉家刘氏茶一份。欢迎大家继续参与我们的直播互动。(同时邀请现场观众一起互动。

男:我没去过湖北,从刚才的直播中,我对湖北有了比较初步的了解,十分想去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也很想知道,湖北人对我们俄罗斯的印象如何?

女: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我们的记者提前在武汉街头做了一个采访,来看看:

【短片:俄罗斯印象】

记者:您好,请问,您对俄罗斯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路人1:第一印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路人2:俄罗斯的印象?它在中国的北方,纬度比较高。气候比较严寒。

路人3:俄罗斯的话,能想到就是马上18年要开始的世界杯吧。

路人4:我知道俄罗斯有一个很有名的酒叫伏特加。

路人5:俄罗斯十八、十九世纪的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普希金到屠格涅夫、高尔基啊等等,成就很高。

路人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东欧、日本和中国都经常从那进口天然气。

路人7:第一印象,普京,非常帅。最近的红场阅兵,俄罗斯的男生特别健壮,女孩爱也特别美丽。

路人8:彼得堡、冬宫、普京大帝。我对它的印象就是太大了。

女:其实,说到俄罗斯,大多数的湖北人哪怕没来过,也不会觉得陌生或遥远。因为,在武汉,真的有多带有俄罗斯印记的建筑。此刻在我们直播现场的大屏幕上大家可以看到:老武汉会展中心、现在依然在使用的武汉剧院(建成时这里就叫中苏友好宫)、还有我工作的湖北广播大楼也是一个苏式建筑。甚至武汉最著名的地标——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修建的,从那时起,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天堑变通途。

颜:对!武汉长江大桥,这是我们今天要跟您讲得第二个和桥有关的故事。这是一座现实中的桥梁,它的架起不仅让长江天堑变通途,更开启了武汉作为世界桥梁之都的梦想。

女: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援华156个工程之一。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建成通车。大家看到的大屏幕上就是武汉长江大桥的样子。

男:1957——2017,今年刚好是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周年,此刻我们又在俄罗斯,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真是非常有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座桥的故事:

【短片:大桥60年】

1957年10月15日,数千年里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随着一座跨江巨龙的诞生一去不复返。

【出通车典礼音响】

这一天连接长江南北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五万多人渡过长江,跨过汉水,在长江大桥桥头见证了隆重的落成通车典礼。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余启新作为少先队员代表给建设工人献花,第一次见到武汉长江大桥前苏联专家组组长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

【出录音】

那时候老外很少的,看到一个很高个的外国人,带队的老师就说这是苏联专家西林,那时候很高大,很英俊,很年轻,44岁。

在中铁大桥局高级技术顾问、原局副总工程师赵煜澄的记忆里,这名前苏联专家组组长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对工作要求十分严格,敢想敢做的人。

【出录音】要求非常严格,有的人说他好像蛮凶。但是他实际是,你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你做不成就别答应,说一是一。

要想实现长江上“天堑变通途”,在60年前的技术条件下,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最为关键的桥基建设上遇到了难题。

敢于创新的西林大胆提出用“管柱钻孔法”代替“气压沉箱法”,将桥梁建设从水下施工变为水上施工,这一世界先进施工方法使长江大桥缩短至两年零一个月,提前两年完工,至今仍是武汉长江上的八座大桥中最快施工速度的保持者。中铁大桥局高级顾问余启新:

【出录音】所以西林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百岁的老头和新生的婴儿,这个老的施工方法已经有100年历史了,中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中央领导、铁道部领导、大桥局的领导、大桥局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给予了支持。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西林为大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中,恶劣的环境使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住院期间又恰巧是大桥施工的紧张阶段,于是,他毅然搬回了工地。在整个大桥建设过程中,苏联专家们的敬业精神让中国的建设者们深感敬佩。曾参加大桥桥墩建设的武汉大桥工程局原副总工程师刘长元老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苏联专家西瓦乔夫:

【出录音】那个时候将近六十岁了,他跟我们一样白天从一大清早赶过来坐船上去,一直到晚上10点钟左右,他才回到家里去。第二天早晨又来,这有一段时间,出问题的那段时间,他一直蹲在那个地方。

双方的友谊也在桥梁建设中渐渐萌芽生根,苏联专家回国时,双方依依不舍,互相交换礼物,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西林和其他苏联专家曾多次来过中国。1993年5月,西林率代表团来中国考察斜拉桥的建设,并在武汉度过了他80岁的生日。当时,武汉长江二桥正在建设中,西林还特地去工地看了看,时任长江二桥项目常务副指挥长的刘长元至今还记得他在工地上说过的话。

【出录音】

他说修武汉大桥的时候,你们是我的学生,这一次我来了看了以后。现在你们是我的老师了。

今天,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墩的纪念碑上,用铜字铸上了西林等前苏联专家的功绩;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莫斯科卡涅特尼科夫墓园里,一座黑色花岗石墓碑的背面镌刻着西林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武汉长江大桥,余启新:

【出录音】

说明他对中国人民,对武汉,对武汉长江大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妻子,他的女儿,他的外孙女延续了这种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他的外孙女曾经还到华中师大学习过,后来还经常来到中国……【压混】

女:刚刚大家听到的就是我们《大江大河的对话——桥的故事》中第二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故事。我们的直播虽然在莫斯科举行,但是我们通过网络,湖北之声微信公众号、腾讯新闻客户端、以及斗鱼湖北之声直播室。此刻从客户端我已经看到有很多的网友登录了我们直播的窗口。你好,听了大桥的故事,这位“瞄湖北1”他说:作为武汉人,谁还不走走长江大桥呢!还有这一位,应该是武大的同学,他说:我来到武汉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去走走长江大桥,需要25分钟。还有这位“兔斯基爱吃兔”说:我一直想去俄罗斯看看,现在武汉有直飞莫斯科的航班,还是宽体客机,非常的方便。

我们再次提醒收音机前的听友、网友可以通过网络跟我们进行一个直播的交流。接下来我们时空转向武汉,湖北之声记者宋丽娟以及中铁大桥局高级顾问余启新,此刻他们正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先请两位跟我们打个招呼:宋丽娟你好!

宋:好的,如今的长江大桥虽然历尽沧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身体仍然保养得像个青年,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造的首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他的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双线铁路桥,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以后,这座大桥虽然历经了七次较大的洪水和77次轮船的撞击,但是至今呢还是十分的健康,专家表示以武汉长江大桥现在的状态啊,寿命可以达到150年,是比当初设计的还要多出了50年。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呢,就是与武汉长江大桥一并落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纪念碑,就在我的身后。这个纪念碑呢是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互依偎,它的碑高是六米,然后重20多吨,我们也可以看到啊,这个碑上镌刻了有这样一句话,就是“以西林专家为首的28名苏联专家应聘来华进行了技术援助”。

余:应该说苏联专家在当年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当中,是起了技术援助的作用,这一点我们是不能抹杀的,是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女:60年前,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中国的建桥技术从武汉长江大桥起步,但今天,我们可以骄傲的告诉大家,武汉已经成为“桥梁之都”,全世界排名前30位的大桥中,“中铁大桥局”就设计了四成,创造了35%以上的世界纪录。不知道大家是否关注到的,上周在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上主会场亮相的一个人文景观“丝路金桥”。

就是此刻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这一座特殊的“桥”。

“丝路金桥”早在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初次亮相时,就惊艳到很多人,其主体结构模仿隋代建筑赵州桥,长28米,由2万块“长城砖”形状的人造树脂水晶砖砌成。每块“长城砖”内部则镶嵌着由熔铸丝绸制作的 “一带一路”沿线几十个国家、近百座城市的“国花”或“市花”。(俄罗斯国花向日葵)——这是中铁大桥局建造的最小的一座桥,但是也是最有象征意义的一座桥,是一带一路上的文化桥。

女:架在水面的桥,让江河变通途,架在路上的桥,繁荣了一方经济让世界的连接更为紧密,而那些架在心里的桥,它更像一个符合、一种精神,它让人类的生息和繁衍成为了一幅互相依存、割裂不掉的历史画面。

颜:今天要带您认识的第三座“桥”就是这样一座心灵之桥。它架在中俄两地,架起它的是一位生活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俄罗斯老太太。

男:俄罗斯人?我的老乡?在武汉生活?

女:对,你的老乡,俄罗斯圣彼得堡人,她已经在武汉生活了60多年。她是武汉市千万人口中唯一的一名俄罗斯裔。来,我们一起认识她——

【短片:不老的“喀秋莎”】

时尚的耳环、鲜艳的唇彩、红色的指甲、轻快的步伐……看不出来吧?这是一位90岁的老太太!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姑娘,在中国已经生活60多年了!

【出录音】我呢,俄罗斯的名字叫伊利娜·亚克利夫娜·契尔特柯娃(俄语),中国名字呢,就叫李淑范。

1926年李淑范出生在圣彼得堡。在一次校园舞会上,23岁的她认识了中国留学生邱永言,两人坠入爱河,1950年李淑范义无反顾跟随邱永言来到了中国。

【出录音】我嫁到中国来,给我改个中国名字我就更高兴啊,那就承认我是中国媳妇啦。

老人在中国养育了三个儿子,如今早已四世同堂。在武汉市青山区钢花新村111街坊,人们每天都能看到李淑范悠闲地出门买蔬菜、水果。这位眉宇间闪动着异国风情的老人,最喜欢唱的歌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前苏联民歌《喀秋莎》,街坊们都亲切地叫她“不老的喀秋莎”。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李淑范也特别喜欢唱唱跳跳,是远近闻名的“舞台明星”:大大小小的演出参加过几百场,全国各地多家电视台都请她录制过节目,而且还走出内地,奔赴香港, 2010年4月,世界华人文化艺术国际邀请赛中,她演绎的歌伴舞《红莓花儿开》,一举获得两项金奖。

【出录音】记者:这个是小尼(尼格买提)。小尼,这是我,这是我媳妇。

今年,九十岁高龄的她还带领着一群比她小二三十岁的老太太组建成了社区的时装队:

【出录音】这是我的队里的人,因为我唱,她们在后面走服装嘛。这个是在我们武钢舞台上,就是走时装。

李淑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她是参与筹建武钢的前苏联专家的专职翻译,也是武汉市千万人口中唯一的俄罗斯裔中国公民。1953年,李淑范与中南地区所有俄文翻译一起来到武汉,从此开始了她与第二故乡江城的不解情缘。

【出录音】我还记得,刚开始先考察不是在东湖嘛,专家来了之后就说东湖的水不行,它是死水,那就污染了。因为钢铁工业必须要流水,这样来考察在长江,这就到青山,武钢落地在红钢城。

作为一位“老武钢人”,李淑范清楚的记得,在武钢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前苏联专家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只要生产和建设需要,随叫随到。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细微到甚至人员、材料、进度、施工细节等等都亲自督促负责。

【出录音】他就是每焊一个零件,他都在那看着,电焊工都是挑最拔尖的电焊工来做这个事情,跟他们检查。他还要有细节都要说,非常过细。你要是没搞好,他都要把着你的手帮你来搞。【录音止】

当说起这段历史时,李淑范的眼神也明亮了起来,声音不自觉得拔高了好几分贝,缓慢又略带自豪。她说,在前苏联专家援建武钢的这段时间,武钢职工同专家们相处融洽,合作愉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录音】哎哟他们非常高兴,苏联老大哥嘛,50年代武钢是苏联给我们改的,大家对俄罗斯人非常爱戴,非常尊重。有时候工人包的饺子什么的,拿个饭盒,给他们吃,他们也很热情的说好吃什么的。跟他们接触多了,就有感情了......

在新中国建设的棋盘上,武钢是一颗璀璨的钢铁明珠。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基地,武钢被称为“共和国钢铁长子”。钢厂落户武汉,是苏联专家考察后提出的建议。武钢从厂区、生活区布局到主体工艺确定,基本整体复制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模式,代表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武钢再次开启了新征程。2016年12月,中国两大钢铁央企宝钢、武钢合并组成宝武钢铁集团,一举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特大型钢铁企业。而李淑范和武钢的故事也将会在中俄友谊的篇章中永远铭刻:

【老人唱音乐渐起-喀秋莎】

【录音】因为我是俄罗斯姑娘,中国媳妇嘛。我爱我的祖国,也爱第二故乡中国,这是肯定的啦,因为这两个结合才成了友谊,所以我们友谊常青。你说普京现在跟中国关系那么好,我就非常开心。

女:这是我们《大江大河的对话》直播中我们听到的第三座桥的故事,这是一座心灵之桥。刚才在听李淑范老人的故事的时候,我观察到现场的观众都有点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这是一位俄罗斯老太太,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而且还有点青山区特有的青山普通话。 得知我们要来俄罗斯举办传媒周,李淑范老人还特地用俄语说了一段话,要我们带来给家乡的朋友,来看看:

【录音】俄罗斯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很想你啊你们。希望你们能到中国来玩,我在中国已经待了60年了,现在中国的变化很大,希望你们来看看我们的武汉,武汉市旅游城市。

阿塞:这个故事让我感动,没想到我的老乡在武汉过着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武汉看看。

颜:李淑范老人和武钢的故事再次让我们见证了中俄友谊。1958年9月13日,武钢投产,1号高炉出铁,比原定的1959年投产早了10个多月。容积为1513立方米的武钢1号高炉,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高炉,当时世界上仅有4座——苏联3座,美国1座。可以说,当年前苏联专家的援建奠定了武汉这座工业大城的根基,

女:作为中国的钢铁长子,武钢也为一座有一座桥梁的建设输送了钢材——这也是桥的故事。桥是输送养分的通道,桥也是回流反哺的通道。今天,我们更欣喜的看到,50多年前,湖北企业中冶南方的设计人员,曾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建造武钢一号高炉的湖北企业中冶南方,如今也在向俄罗斯输出中国的设备和技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俄马钢这几年新上马的两条生产线,都有中冶南方建设的身影。

柳:随着三年来“一带一路”逐渐从构想化为实际成果,中俄两地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具湖北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也迎来了很多发展的新机遇。我们连线湖北之声记者曹宁,请他来梳理盘点一下:

我也想用“桥”作为关键词来盘点一下,首先是贸易之桥。2014年常态化运营的“汉新欧”班列是一座陆上之“桥”。通过它,俄罗斯的伏特加酒、汉产的服饰、湖北周边、乃至珠三角的电子产品等可在两国间一站直达。

顺着“汉新欧”铁轨延伸的方向,湖北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2014年,60家实力雄厚的湖北企业赴俄出席了两国中小企业合作圆桌会议,与上百家俄方企业进行了洽谈,在汽车组装生产、茶叶投资合作领域签署了合作协议,在特种汽车、纺织服装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新的项目合作意向,同时,正式成立俄罗斯湖北商会 。

俄罗斯萨马拉州政府负责人先后于2015年6月和10月率团到访湖北,就开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建材制造等方面合作与湖北展开交流。2016年8月,“长江-伏尔加”地方合作理事会首次会议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市召开。湖北省代表团专程考察了当地的汽车厂,双方就发展装备制造、农林业、旅游等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刚才说得是贸易之桥,更是友谊之桥。友谊之桥还体现在:2015年9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中俄两国外交部交换了关于在中国武汉和俄罗斯喀山互设总领馆的协议。迄今,湖北与俄罗斯共有4对友好省州及友好城市关系。

再来说说“空中之桥”。2014年7月正式开通的武汉—莫斯科直航航线是一座空中之"桥",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首条直飞俄罗斯的航线,9小时飞跃6440公里。今年,武汉接连开通2条直飞圣彼得堡航线,长江与伏尔加河的时空距离再次被缩短。

女:我想听了曹宁的介绍,对于一带一路带来的新变化,颜龙的感受最明显了,给我们分享一下:

颜:对的。我2012年来莫斯科留学的。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首先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俄两国直航的航班增加了。2012年我来的时候,我必须要到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转机到莫斯科,这是第一个变化。第二个就是,中俄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使我们留学生在俄罗斯的生活、学习、消费变得更加方便了,之前我们都是在中国将人民币换成美金,然后美金带到俄罗斯换成卢布来消费。自从中俄货币互换协议签订后,我们用人民币直接就可以换成卢布了。现在俄罗斯很多银行也开展了人民币业务,很多自动取款机,我们可以用中国的银联卡可以取卢布。这是亮点我感受最明显的。

男:对我们俄罗斯人来讲,一带一路带来的变化也非常明显。比如,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用微信,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

女:能告诉我你最新欢的中国歌星是谁吗?

男:崔健。

女:我们的摇滚歌星。对,现在微信在俄罗斯越来越普及了,我们和阿塞之前的工作沟通很多都是通过微信进行。然后我个人感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次我们出访俄罗斯,我们大家都办了中国通信运营商提供的一个“一带一路套餐”服务,流量不封顶,非常方便。

今天,我们的直播通过网络正在向全球网友同步直播。我们来看看,此刻真的有很多网友给我们发来了互动留言。“先声183夺人”这位网友问:“李淑范老太太会讲武汉话吗?”我要告诉你,她的武汉话讲得真的非常好,短片中没有来得及展示。还有一位网友跟阿塞问好,说“阿塞先生你的普通话说的好好哦,欢迎你来武汉!”还有这位“兔斯基爱吃兔”说:“现在去海南旅游除了中国人,现在有很多俄罗斯游客了。”还有一位网友对俄罗斯人网友为刚才的俄罗斯老太太点赞,他说:“这位老太太好优雅!”还有“我爱运动主播刘飞”点赞了“丝路金桥”,他说:“这真是一座太美的桥!”

【家住长江边】歌曲

女:此刻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叫《家住长江边》,是我们中国湖北十分有名的一首歌曲。伴随着熟悉旋律的响起,特别直播《大江大河的对话——桥的故事》也将告一段落。

男:桥,面对历史,它刻画印记,写满沧桑;

颜:桥,面对现在,它融汇古今,连通中外;

女:桥,面对未来,它让万里为邻,让淤塞尽消,让世界变得更加从容。

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桥”由我们共同来建设,会有更多“桥”的故事由我们共同来书写。

男:让我们携手期待,一带一路的再续新篇章!

女:让我们携手期待,一带一路的再续新篇章!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